[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一氧化氮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67235.0 申请日: 2011-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2516987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7
发明(设计)人: 郑洪;郑小兰;樊晓星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09K11/06 分类号: C09K11/06;C07D221/14;G01N21/64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一氧化氮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一氧化氮荧光探针,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一氧化氮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氧化氮(NO)是人类首次发现的在机体中具有信号分子作用的一种气体,作为生理活性氧物种(ROS)中的重要一员,它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细胞信使分子,被誉为“信息分子、效应分子、明星分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内信使分子,广泛参与机体心血管、神经和免疫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调节。它能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值和血小板粘附,并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的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还在生殖器、肺等器官中都有递质的功能,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抗溃疡作用、调节性功能等其他生理功能。

鉴于一氧化氮的重要生理功能,所以一氧化氮的分析成为研究其生理功能及建立其分布模型的重要环节,如何能更快速、准确、灵活、方便的对一氧化氮进行分析已经成为揭示一氧化氮神秘面纱重要研究方向。目前,检测一氧化氮的方法有:化学发光法、电子顺磁共振法、电化学方法、分光光度法以及荧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由于信号直观、检测方便、易于实现对生理活性细胞进行实时的时空分辨观测而得到重点关注。

设计实用型一氧化氮荧光分子探针,要求探针自身的荧光尽可能弱,而与一氧化氮作用后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最大发射波长最好处于红区以至近红外光谱区,以减少生物体自身的荧光干扰,同时,这种探针捕集一氧化氮的速度要快,进行活体分析时对活体不产生毒害作用。目前,有关一氧化氮的荧光分子传感设计主要基于以下两大机制:一种是基于一氧化氮分子与过渡金属-荧光配体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或荧光配体作用(J.Am.Chem.Soc.,2004,126(15),4972-4978.J.Am.Chem.Soc.2005,127,12170-12171.J.Am.Chem.Soc.,2004,126,6564-6565)。另一种是基于一氧化氮与邻苯二胺衍生物的特异性化学反应(Anal.Chem.,1998,70(13):2446-2453.Anal.Chem.,1999,71(11):2071-2075.J.Am.Chem.Soc.,2004,126(10):3357-3367.J.Am.Chem.Soc.;2005;127(11):3684-3685.J.Am.Chem.Soc.,2009,131,10189-10200.),目前基于该种机制设计的荧光探针获得较广泛的应用,然而它却存在如合成繁琐不易、探针荧光Stokes位移较小等不足。而以酰化邻苯二胺为一氧化氮识别基团的荧光探针鲜有报道。相较于必须通过繁琐的多步合成路线而引入的邻苯二胺基团,酰化邻苯二胺更容易在荧光团上通过一步酰胺化反应直接引入,大大简化了探针的制备方法及成本,而且也拓展了可使用的荧光团的种类。

4-胺基-1,8萘酰亚胺荧光团具有长波发射以及大Stokes位移的优点(J.Am.Chem.Soc.;1981;103:7615-7620.),能够显著减少荧光分析中散射光以及背景荧光的干扰,在针对诸如锌、汞、铜等金属离子的荧光探针设计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然而却未见应用于识别一氧化氮的荧光探针的设计中。本法以一步反应在4-胺基-1,8萘酰亚胺荧光团上引入酰化邻苯二胺基团,制得对一氧化氮具有识别作用的荧光探针并考察了其荧光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报道的基于邻苯二胺衍生物的一氧化氮荧光探针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类高灵敏、高选择性、以酰化邻苯二胺为一氧化氮识别基团的检测一氧化氮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所述检测一氧化氮的荧光探针,记为探针1,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探针1

所述探针1为以4-胺基-1,8-萘酰亚胺为基本分子结构、以碳酰胺化的邻苯二胺为一氧化氮识别基团的化合物。

所述检测一氧化氮的荧光探针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所述检测一氧化氮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容器中按摩尔比加入1.0份4-氨基-1,8-萘酸酐和15份有机溶剂,再加入1.2份2-(2-氨基乙氧基)乙醇,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30份饱和食盐水后有固体析出,离心并干燥得中间体A,所述中间体A的结构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7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