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d/C催化剂的改性活性炭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6960.6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0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丽;畅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2/00 | 分类号: | B01J32/00;B01J21/18;B01J2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d 催化剂 改性 活性炭 载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d/C催化剂的改性活性炭载体。
背景技术
Pd/C催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加氢催化剂,常用于粗对苯二甲酸(CTA)加氢精制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例如粗对苯二甲酸(CTA)加氢精制Amoco工艺是将含有对羧基苯甲醛(4-CBA)和有色杂质的粗对苯二甲酸(CTA),溶解于水中,在高温、高压下,用钯/碳(简称Pd/C)催化剂进行选择性加氢,使4-CBA和有色杂质还原成易溶于水的对甲基苯甲酸(P-TA)和无色组分,再经结晶分离,得到4-CBA小于25ppm的纤维级PTA,起主要作用的是钯活性组分。
专利CN100402144C公开了一种Pd/C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含Pd溶液中加入络合剂,例如8-羟基喹啉等与水配制成钯混合液浸渍或喷洒未改性的载体活性炭,络合剂与Pd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一种络合物,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金属Pd易流失,催化剂活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活性炭作为载体的Pd/C催化剂中金属Pd易流失的问题,提供一种Pd/C催化剂的改性活性炭载体,该改性活性炭载体具有制备的Pd/C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金属Pd不易流失、活性高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Pd/C催化剂的改性活性炭载体,所述改性活性炭载体含有Si和N,以重量百分比计Si的含量为0.10%~0.35%,且Si/N的摩尔比为0.5~1.0∶1,所述改性活性炭载体采用如下步骤制备:
a)以水为溶剂,将式I所示的含硅化合物配成浸渍液II,
(式I),
其中,R1为-CH3或者-CH2CH3,R2选自-(CH2)n1-NH2或者-(CH2)n2-NH-(CH2)n3-NH2,其中n1、n2、n3均为1~3的整数;
b)用浸渍液II浸渍椰壳活性炭,在60~150℃下热处理0.5~12小时,干燥,得所述改性活性炭载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R2优选为-(CH2)n2-NH-(CH2)n3-NH2,Si/N的摩尔比优选为0.5∶1,更优选n2=2、n3=3;步骤b)中的热处理温度优选为80~110℃;步骤b)中的热处理时间优选为0.5~4小时;以重量计,浸渍液II中含硅化合物的浓度优选为3~12%。
为了考察上述改性活性炭载体的性能,将所述改性活性炭制备成Pd/C催化剂,将催化剂在生产装置中挂篮10个月,并用高压釜对挂篮后的催化剂性能进行活性评价。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活性炭用所述含硅化合物的溶液处理后载体中含有Si和氨基,Si与活性炭基体具有锚定作用,而氨基对Pd具有络合作用,从而采用本发明的改性活性炭制备的Pd/C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金属Pd不易流失的特点。实验表明,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催化剂经过10个月挂篮实验后Pd流失率不大于16%,催化剂的4-CBA转化率高达99.8%,而现有技术方法得到的催化剂经10个月挂篮实验后Pd流失率高达27%,催化剂的4-CBA转化率仅为65.6%,因而本发明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所述含硅化合物均可从市场购得,为叙述方便,实施例中所述含硅化合物的编号如下:R1为-CH3、n1=2时记为化合物A;R1为-CH2CH3、n2=2、n3=2时记为化合物B;R1为-CH3、n2=2、n3=3时记为化合物C。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改性活性炭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