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桅杆式坑道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5534.0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田虎;吴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探矿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3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桅杆 坑道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坑道钻机,尤其涉及一种在坑道(隧道)内进行钻孔施工的机械桅杆式坑道钻机。
背景技术
在水电站施工廊道内进行固结灌浆、围幕灌浆的施工中,需要在廊道的多个横截面内、且在0°~360°的圆周上钻进若干个一定直径及深度的孔;在公路、铁路隧道施工中,在煤矿坑道施工以及地质灾害治理等多个领域,都需要在坑道内多个方向、方位钻孔。在现有的廊道或隧道施工中,要求该廊道或隧道的高度较高。为了满足现有廊道或隧道施工要求,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一种链条提升动力头的坑道钻机。
该链条提升动力头的坑道钻机包括机架座以及设在机架座上的电机、离合器、变速器、桅杆、传动轴、传动链条和动力头。传动轴设置在桅杆上并与桅杆平行,动力头设置在桅杆上并与桅杆滑动配合;电机依次通过离合器和变速器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轴;传动轴穿过动力头并可带动动力头上的钻杆主轴转动。传动链条绕过桅杆的顶部和底部,传动链条的一侧设置在提升链轮与传动链轮之间,通过给进液压马达与提升链轮连接,达到提升链轮转动,提升链轮转动时带动传动链条传动。而动力头与传动链条连接,传动链条可带动动力头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该动力头上的钻杆前进钻孔,实现动力头的进给运动。
上述结构的坑道钻机在施工中主要存在下述不足:一、在桅杆上设置提升链轮、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且传动链条绕过桅杆的顶部和底部,不但结构复杂,重量较大,增加了钻机自身负荷;二、设置的提升链轮、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的重量均加载在桅杆上,而桅杆设置在机架座的上方,将导致整机重心上移,整个钻机的稳定较差;三、动力头的两端安装在桅杆上并可沿桅杆上下滑动,滑动配合增大了动力头与桅杆配合面之间的摩擦,缩短了动力头和桅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可增大钻杆的给进高度,且结构简单,重量较轻,重心较低,整机稳定好的机械桅杆式坑道钻机。
本发明提供的机械桅杆式坑道钻机,包括机架座以及设在机架座上的电机、离合器、变速器、桅杆、传动轴、动力头、一级油缸、二级油缸和油缸托盘;所述传动轴设置在桅杆上并与桅杆平行,所述动力头设置在桅杆上并与桅杆滑动配合;所述电机依次通过离合器和变速器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动力头并可带动动力头上的钻杆主轴转动;所述一级油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一级油缸的活塞杆的底部固定在桅杆的底部;所述油缸托盘设在桅杆上并与桅杆滑动配合,一级油缸和二级油缸的缸体分别与油缸托盘固定连接,二级油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并与动力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桅杆包括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左轨道和右轨道;所述传动轴竖直设置在左轨道和右轨道之间,所述动力头安装在左轨道和右轨道上并与左轨道和右轨道滑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一级油缸和二级油缸分别为左右两套,所述油缸托盘安装在左轨道和右轨道上;左侧的一级油缸和二级油缸的缸体分别与油缸托盘的左侧固定连接,左侧的二级油缸的活塞杆的顶部与动力头的左侧固定连接;右侧的一级油缸和二级油缸的缸体分别与油缸托盘的右侧固定连接,右侧的二级油缸的活塞杆的顶部与动力头的右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力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滚轮,所述左侧的滚轮卡在左轨道上并与左轨道滚动配合,右侧的滚轮卡在右轨道上并与右轨道滚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两级油缸提升动力头,动力头在桅杆上的爬升的最高高度为两级油缸活塞杆的总长,可增大钻杆的给进高度。
2、一级油缸安装在桅杆的底部,二级油缸通过油缸托盘安装在一级油缸上,驱动动力头沿桅杆爬升的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且重心较低,整机稳定好。
3、动力头的两端通过滚轮与桅杆滚动配合,动力头上升或下降,滚轮只需沿桅杆上下滚动,摩擦力较小,延长了动力头和桅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机械桅杆式坑道钻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机械桅杆式坑道钻机的左视图;
图3为桅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动力头的剖面视图;
图5为动力头的左视图;
图6为油缸托盘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沿A—A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8为变速器的结构剖面图;
图9为变速器与传动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探矿机械厂,未经重庆探矿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5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