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技术先进性评估体系及技术先进性评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5114.2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高艳红;杨帆;杨建华;张鹏;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90/00 | 分类号: | G06Q9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112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技术 先进性 评估 体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技术先进性评估体系的构建和技术先进性评估方法。属于技术经济学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由于人们对各种技术的发展优势和技术成果的先进性了解不够深入,使得许多技术成果难于推广运用。因此,对各种技术进行评价、预测,了解技术进展及动向、确定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了解技术的先进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技术评价的整体研究,而单一对技术先进性进行评价的文献却鲜见之,这些文献也多是从狭义的角度对技术先进性进行简单的说明,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此外,目前学术上还没有对技术先进性评价研究的先例,也就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该研究发明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对于技术评价体系的统一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国外学者对技术评价尤其是技术价格评估方法研究较早,最初采用传统的价格评估方法(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也对传统方法产生质疑,于是实物期权法以及其他的评价方法不断被提出,试图来解决传统技术价格评估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Boer F.Peter,Razgaitis,David Probert,RobPhaal对实物期权应用在新技术价值评估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Georgios N.Angelou,Anastasios A.Economides综合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应用实物期权与AHP法,进行多尺度决策分析,并以宽带技术方案选择的评估作为实例进行研究。Han T.J.Smit,Lenos Trigeorgis运用期权博弈动态分析了技术项目的投资决策,对单阶段和两阶段的投资决策分别进行了分析。EugeneGarfield and Alfred Welljams-Dorof研究了引文数据作为一种定量指标对技术评估和政策决策的影响。Chee Meng Yap,Wm.E.Souder在技术的评估与选择上建立了一种技术过滤系统,这种模型强调筛选输入数据与检查输出数据过程中的各因素之间的一致性与协调性。W.L.Bewleyt通过概括并分析几种主要评估方法,阐述了在评估过程中评估方法与评估环境及条件的匹配的重要性。F.T.S Chan,M.H Chan,N.K.H Tang提供了一种在模糊环境下将确定性收益和不确定性收益数量化,进行技术选择。
国内学者马向阳,崔峥嵘,赵建科对传统收益法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重新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提出品牌价值评估的Interbrand方法。张坤给出了无形资产评估的新方法——复合成本法。李雪凤,仝允桓认为传统技术价格评估值偏离技术真正价值,提出了实物期权法评估技术价值的研究思路在我国的应用。
关于技术先进性评价的研究国内外可参考的文献较少。Miroslaw J.Skibniewsiki,Li-Chung Chao基于AHP法对先进建筑技术进性评估。国内学者修国义在对技术先进性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时,从时间指标、空间指标、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和技术的精密复杂程度四个指标进行粗略说明,而没有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翟欣翔,赵国杰,蔡振宇等在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对于技术先进性的指标分析仅从新颖性、技术差距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上进行,涉及面窄。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重点对技术先进性评价进行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评估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技术先进性评估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技术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建立以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基础(一级指标)的技术先进性评价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下分别设立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其中二级指标8个,分别是:性能指标下的复杂性、时效性、成熟度;经济指标下的成本指标和收入指标;社会指标下的就业效果、社会稳定和可持续性指标;三级指标20个,分别是技术领域跨度、可借鉴度;新颖性、差距性;成果转化风险、可靠度;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成本;售价比、收入利润率;增加就业机会、淘汰落后劳动力;社会安全;土地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稀缺资源投入、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和产品可回收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5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