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码方法和系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3742.7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1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呈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文呈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编码方法和有线、无线网络信息和公共信息编码查询的公证系统。涉及一种通过实体、有线、无线网络监督信息的认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快速普及,无线网络支持的上下行数据速度效率不断提高,新的应用尤其是数据业务方面的应用不断涌现,手机成为人们身边不可缺少的信息终端。通过截图信息可以得到二维码与一维码。本发明根据二维码与一维码商品查询非常方便但是安全、保障效果,价格不敢恭维,通过主网站保存信息,所有人员分享查询的方法为用户提供二维码与一维码。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编码的合成方法与认证查询系统。它通过一组以上不同的信息或重叠信息随机显示的合成码,信息可以是基本码、文字、图形、刀切、折叠痕迹等信息。一组信息是全部显示的另外一组是随机显示的制定信息和起始点。通过起始点可以从随机信息的排列与位置的移动,对第二组信息无须规则对齐大大降低了对齐合成误差。它运用与打印机组合、凹凸印章组合、书写单元组合和缝纫机组合提高信息的真伪性。认证系统提供合成信息排列次序与编辑可以监督信息的可靠性,通过信息转换成合成码更方便信息的公开。为了区别与其它密码的不同可在左右设置黑白快简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虚拟的网络的合成码信息转换成实用的防伪编码信息,提供安全、省钱、容易、方便的组合。两层纸可以是透明的,在上面用刀刻、折叠等信息贴在第一层信息背后形成合成信息。或在第一层信息上用工具打入第二组随机信息。然后在信息上覆上透明纸或不覆盖任何东西。通过这种方法得到两组信息的组合得到第三组信息,第三组信息可以是合成码也可以是两组信息的全部数据。通过这样解决了高级数控机床的复杂程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性、普及性,通过传统的印章和刀具组合装置在原有的印痕迹上划开或折叠进行防伪与网络登记信息系统装置。
有重叠部分的组合信息一种信息可见的另一组用铅笔或坚硬物体戳破纸张信息点。通过立体信息的拍摄或通过相关输入法输入组合信息。刀片组合、缝纫机或机床先选用刀刻、折叠信息在空白未经打印的纸上先留下第一组随机信息有一个起始点和两个以上基本码、文字、图形、刀切、折叠痕迹等信息。再用打印机、印章形成第二组信息条。将两组或以上信息相加或组合形成的信息组。通过第三方信息中心查询与厂商的监督形成一个产业连。用户到查询中心到厂商信息的循环。信息库称为全球物联网的基础信息监管中心,再配合电子标签、微小芯片等形成三维一体的信息中心。通过某些方法将物品信息与个人信息组合。这种基本信息可以是在有电子标签与微小芯片的基础上添加的。
防伪技术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无论是厂家、商家、消费者与政府都密切关心。如何在投资成本最少的情况下安全可靠达到多赢的方式。第一消费者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对商品必须查询条形码等安全信息码。第二厂家必须提供防伪码确保产品安全。第三政府监管与第三方一起管理信息的安全相互监督。通过4方互相监督评定达到良好的安全链条效果。人们普遍关系的问题,如何在厂商与消费者中达成共同监督。在不增加厂商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双方共同监督确保产品安全。让企业和消费者共赢,消费者如果认为查不查商品密码无所谓,这会自己带来安全隐患,产品也是有安全的产品密码也是一种保险。只有通过监管的产品才有好的质量保障人们才能放心消费,也打击了仿冒者的利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安全越来越关注信息安全也是其中之一。上述带有个性编码方法被分享给无数用户终端,他们包括,网络用户和下载用户。产品信息用来于会员制度网民分享参与程度高,分享能力范围之大,包括网站联接服务所有的网络用户。通过本专利,用户可以用手机视频聊天传递无限想象空间,和无限应用程序的下载,接受用户可以阅览相关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与互联网和/或无线互连网的用户终端,手机等;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手机传递。随着娱乐业及其音,视频信息处理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希望,安全地文件和交流信息的多变性更多内容的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文呈,未经徐文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3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振型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
- 下一篇:疲劳驾驶检测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