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尺度非均质储集体的容积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2912.X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平;刘永雷;但光箭;安海亭;李海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刘天语;邵美玲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度 非均质储 集体 容积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小尺度非均质储集体的容积确定方法,特点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对时间域的地震数据体进行波阻抗反演,得到时间域的波阻抗数据体;
(2)将波阻抗数据体转换为孔隙度数据体;
(3)对时间域的孔隙度数据体进行时深转换,得到深度域的孔隙度体;
(4)设定储层的孔隙度门槛值,对深度域的孔隙度体进行雕刻,得到只保留有效储层所在位置处的、具有较高孔隙度值的缝洞体;
(5)对每一个缝洞体进行容积积分,得到缝洞体的地震意义上的视容积;
(6)通过模型正演得到工区内的体积校正量版,再根据校正量版对步骤(5)中得到的地震意义上的视容积进行校正,得到地质意义上的真容积;
(7)把工区内每个缝洞体的真容积进行累加,得到工区的总储集规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1)所述的波阻抗反演包括递归法、模型法、稀疏脉冲法。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2)所述的转换采用:
通过测井曲线中波阻抗和孔隙度的交会函数关系式,将波阻抗体转换为孔隙度数据体;
或,
通过波阻抗与速度两者的测井曲线的交会图,利用波阻抗数据体得到速度数据体v,然后可以通过ρ=Z/v得到密度体,再将密度体转换为孔隙度数据体,其中ρ是密度体,Z是波阻抗体,v是速度体。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3)所述的时深转换对每一道数据,利用以下公式得到:
式中:
i是该道从顶部起算的样点序号,第1个样点序号为1;
vi为步骤(2)中得到速度体v中该道的第i个样点的速度值,单位为m/s;
Hi为该道第i个样点的深度值,单位为m,H1是该道第一个样点的深度值;
Sr为数据采样率,单位为s;
N为数据体的样点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5)所述的容积积分是将所有体元的体积乘以其孔隙度,再相加。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6)所述的校正是通过对不同大小的缝洞体进行正演模拟,得到这些缝洞体的地震响应,再将地震响应的体积和振幅,与地质模型的体积进行交汇对比,形成地震响应属性值——体积校正量之间的校正量版,再根据校正量版将步骤(5)中得到的地震视容积校正为地质真容积。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特点是所述的正演模拟进行三维正演,则直接用正演结果制作校正量版;其中纵坐标为体积校正系数,横纵标为地震缝洞体体积。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特点是所述的正演模拟如不进行三维正演,则首先通过二维正演,得到地震对地质模型在宽度上的放大效应,并将其平方作为地震对地质模型的体积放大效应,用于制作体积校正量版;其中纵坐标为体积校正系数,横坐标为地震缝洞体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6)所述的校正量版需要对每个工区单独建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9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