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钢包工作衬浇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1254.2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7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赵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素志 |
主分类号: | B28B1/087 | 分类号: | B28B1/087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刘伟;曹淑敏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桥***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工作 浇注 方法 | ||
1.一种半钢包工作衬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使用膜具(11)浇注冲击保护圈(9)和使用包底冲击块(6),按照先浇注包底和冲击块、后浇注包壁、再浇注冲击保护圈的顺序进行;包底冲击块位于包底永久衬上,包底冲击块(6)与包底永久衬(4)和包底工作衬(7)之间浇注为一体;使用膜具浇注冲击保护圈,冲击保护圈(11)位于包底工作衬(5)与包壁工作衬(8)连接区域,冲击保护圈为环状,覆盖包底工作衬与包壁工作衬连接区域,冲击保护圈与包底工作衬和包壁工作衬之间浇注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半钢包工作衬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半钢包新工作衬浇注,具体的工艺步骤如下:在包底永久衬(4)上,先浇注包底工作衬(7),采用振动棒振动成型,浇注200mm厚时,在包底半钢水冲击区的位置放置包底冲击块(6),然后浇注包底工作衬厚度至400-500mm,包底冲击块与包底工作衬成为一体;自然养生6-8小时;在包壁永久衬(5)上,开始浇注厚度为140-170mm的包壁工作衬(8),采用模具自振与振动棒辅助振动成型;自然养生8-16小时;再放置冲击保护圈的膜具(11),在包底工作衬和包壁工作衬之间的缝隙处浇注冲击保护圈(9),采用振动棒振动成型;半钢包新工作衬浇注施工完成;半钢包新工作衬浇注施工完成后,自然养生16-24小时,烘烤64-96小时后投入使用,0-400℃下烘烤24小时,400-800℃下烘烤24-48小时,800-1200℃下烘烤16-24小时,投入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半钢包工作衬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半钢包工作衬使用后残衬套浇和修复,根据半钢包的包底工作衬、包壁工作衬侵蚀程度,进行半钢包工作衬残衬套浇和修复,具体的工艺步骤如下:
①若包底工作衬侵蚀重,其残厚小于等于300mm,选用包底工作衬扒皮,包底冲击块全拆的修砌工艺,进行浇注施工,施工方法同前述半钢包新工作衬浇注;
②若包底工作衬侵蚀较轻,其残厚大于300mm,选用包底工作衬扒皮套浇的修复方法;套浇施工:用风镐对包底工作衬扒皮处理后,采用振动棒振动成型,包底工作衬套浇后总厚度为400-500mm,自然养生8-16小时后,半钢包工作衬残套浇施工完成;半钢包工作衬残衬套浇后,自然养生16-24小时,烘烤64-96小时后投入使用,0-400℃下烘烤24小时,400-800℃下烘烤24-48小时,800-1200℃下烘烤16-24小时,继续投入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之一种半钢包工作衬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包底冲击块设置在包底的半钢水冲击区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一种半钢包工作衬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底冲击块为方形凸台状。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之一种半钢包工作衬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冲击保护圈9是用模具11浇注而成的冲击保护圈,冲击保护圈膜具是倒圆锥台筒,并在它的上方均布三个吊耳10,把膜具放入浇注好包壁工作层和包底工作层的半钢包内,让其四周均匀,然后往里放入混好的浇注料,再用振动棒进行震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素志,未经赵素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12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前喷水废气能量回收系统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可变几何排气管涡轮增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