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莲纤维高产品种的离子注入诱变选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2551.0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8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魏英勤;谢克强;李鹏飞;邓敏;张丰收;尚宏忠;周云龙;苏颖;陈洁;赵嘉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H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高产 品种 离子 注入 诱变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莲纤维高产品种的离子注入诱变选育方法,属于辐射诱变植物育种领域。
背景技术:
莲纤维是荷叶柄管状分子的离体次生壁,是一种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从荷叶茎秆中分离出来的新型天然纤维。莲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防臭、透气和抗霉杀菌功能,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陈丽华,高维全.莲纤维性能的研究及应用.山东纺织科技,2006,(6):54-56]。莲纤维的密度远比棉、苎麻及羊毛的密度小、质量轻,与蚕丝、腈纶接近,利于织造比较轻薄的织物,其制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其产品开发受到世界各国专业人士的关注。
现有莲品种莲纤维含量较少,其开发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通过品种选育改良,可以提高莲纤维含量。离子注入与传统诱变手段相比,能显著提高生物变异率,获得轻损伤、突变率高、突变谱广的诱变效果,已成功应用于观赏等植物品种的选育与改良[王悦,胡正明,马继凤。离子注入植物诱变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作物研究,2006,20(5):465-469]。但对莲子这种具有硬壳的种子,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的效果欠佳,原因是硬壳能较大程度阻挡注入离子进入种胚等关键部位。已经有许多关于离子注入诱变植物的专利和研究报道,但这些专利和研究报道均没有同时涉及上述莲纤维含量低和硬壳阻挡注入离子的问题。本发明针对现有莲品种莲纤维含量低的不足,以及硬壳阻挡注入离子的问题,采用改进的离子注入技术,诱变选育莲纤维高产品种,提高莲纤维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莲纤维高产品种的离子注入诱变选育方法,它通过预先在种子硬壳上开孔的方法,使离子注入技术能充分地发挥作用,从而高效进行诱变选育莲纤维高产品种。
具体内容如下:
浸种前将莲种子外壳磨出一个小孔,小孔直径约为莲种子直径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通过小孔对种子内部进行离子注入,采用离子注入技术诱变莲纤维高产的品种,注入离子及其能量是选定元素的离子和选定的能量范围,然后对离子注入后的莲种子浸种催芽、移栽,观察选育,得到变异莲梗的纤维产量比对照组提高6%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浸种前将莲种子外壳磨出一个小孔,小孔直径约为莲种子直径的十分之一,向小孔内注入能量为50keV的钛离子,然后浸种催芽,生长至根长达到14cm以上、浮叶两片时栽植,观察选育。
实施例2
浸种前将莲种子外壳磨出一个小孔,小孔直径约为莲种子直径的十分之一,向小孔内注入能量为100keV的镁离子,然后浸种催芽,生长至根长达到14cm以上、浮叶两片时栽植,观察选育。
实施例3
浸种前将莲种子外壳磨出一个小孔,小孔直径约为莲种子直径的五分之一,向小孔内注入能量为2MeV的碳离子,然后浸种催芽,生长至根长达到14cm以上、浮叶两片时栽植,观察选育。
实施例4
浸种前将莲种子外壳磨出一个小孔,小孔直径约为莲种子直径的五分之一,向小孔内注入能量为150keV的钒离子,然后浸种催芽,生长至根长达到14cm以上、浮叶两片时栽植,观察选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2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