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物镜极靴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9944.6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6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熹;董全林;姚骏恩;张亚彬;吴国增;南国;高阳;陈楠;范运强;刘雪萍;陈川;莫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37/141 | 分类号: | H01J37/141;H01J3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射 电子显微镜 物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物镜极靴,属于微纳测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对微观物质的观察是无限的,电子显微镜就是一种可以观察微小物质的重要仪器,他可以观察0.25nm以下的物质。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作为照明光源,以磁透镜或静电透镜作为偏转电子的装置,实现光学放大。电子显微镜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研究、生命科学、地质、探矿、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等军民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子显微镜通过电子束照射在样品上,通过物镜的聚焦作用,实现对样品的观察,物镜磁路包括围绕物镜线圈的纯铁骨架和纯铁骨架的延伸部位,物镜极靴。物镜极靴是形成物镜磁场的关键器件,一般由精密合金制作,制作需要非常精密,否则,会产生像散、图像畸变等误差,降低分辨率和清晰程度。同时还要考虑电镜安装附件的需要,所以在结构上需要综合考虑,才能实现多方面的需要。
在各种物镜极靴中,大都存在有:机械结构设计比较复杂、使用不灵活;且不便装配、不便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物镜极靴。
一种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物镜极靴,包括上极靴、下极靴和隔套;
上极靴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为倒圆锥形,圆锥形的底端为平面F1,圆柱形上设有圆形螺纹孔A,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圆形螺纹孔A下端设有锥形凹槽B,锥形凹槽B下端设有上极靴孔,上极靴孔的直径为D1,上极靴孔与锥形凹槽B连接的部分设有倒角C;圆形螺纹孔A的直径大于锥形凹槽B上端直径,锥形凹槽B下端直径大于上极靴孔的直径;底端为平面F1的外缘直径为上极靴孔的直径的三倍以上;倒圆锥形外围还设有凸台A,用于与隔套中的环形凹槽A过盈配合,环形凹槽A的端面与凸台A的端面重合;
所述的上极靴孔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极靴孔的直径;
下极靴为圆锥形,顶部为平面F2,顶端设有下极靴孔,下极靴孔的直径为D2,D2<D1,下极靴孔下端设有锥形孔D,锥形孔D下端设有圆孔E,圆孔E下端为圆孔F,锥形孔D上端面的直径与下极靴孔的直径相同,下端面的直径与圆孔E的直径相同,圆孔F的直径大于圆孔E的直径;下极靴圆锥形的底端外围设有凸台B,用于与隔套中的环形凹槽B过盈配合,环形凹槽B的端面与凸台B的端面重合;
所述的下极靴孔与锥形孔D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下极靴孔的直径;
平面F1与平面F2之间的距离为S,S与D根据电子光学计算得到;
隔套为圆筒形,上下端分别设有环形凹槽A和环形凹槽B,用于过盈配合上极靴和下极靴,内部还设有下极靴隔板,下极靴隔板位于下极靴锥形的外围,下极靴隔板上端的隔套外圆周设有通孔G;下极靴隔板下端的隔套外圆周设有两个对称的通孔H,用于安装物镜极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物镜的上极靴与下极靴通过隔套实现无应力连接,磁特性效果好(由于无应力);
(2)上极靴与下极靴的小孔便于加工、工艺性好;
(3)隔套外圆周上的通孔便于安装能谱仪等附件,可扩展性强;
(4)极靴材料选用高性能软磁材料1J22,可靠、效果好;
(5)采用了三段式连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特点,提高了实用性能;
(6)采用了优异的热传导材料锡青铜,作为热传导材料和隔套,效果好、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物镜极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物镜极靴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物镜极靴的横向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上极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上极靴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下极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下极靴的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隔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隔套的纵向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隔套的横向剖面图;
图中:
1-上极靴 2-下极靴 3-隔套
4-上极靴孔 5-凸台A 6-下极靴孔
7-凸台B 8-下极靴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9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除刻蚀阻挡层损伤方法及应力记忆技术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宽温锰锌铁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