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型转换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8265.7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2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万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 转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型转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作为业界通用的模型描述,具有统一标准、面向对象和直观的图形表达方式等优点。但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建立的结构化模型并非都是采用UML来建立模型,而是采用其他语言来建立模型。其他语言多是文本形式的表达,缺乏直观的图形描述,不易于理解分析,如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如果将其他语言的模型转换为UML模型,无疑将克服其他语言不够直观的缺点。例如,在一些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其采用的基于模型驱动架构(MDA,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的开发平台输出的模型一般是私有的,文本形式描述的语言模型,如XML模型,而不支持UML语言,不能输出UML模型。因此,在一般情况下,MDA开发平台输出的结构化模型不能利用UML工具进行模型编辑和集成,无法直观的分析模型,也不能直接利用现有的其他UML模型,影响软件开发效率。因此,将软件开发平台输出的模型转换为UML模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转换方法及装置,用于将结构化模型转换为UML模型。
一种模型转换方法,包括:
获取结构化模型元数据;
调用与结构化模型元数据的格式类型相对应的元数据解析插件,解析结构化模型元数据,获得结构化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
创建用于传递结构化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的通用模型;
根据结构化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向通用模型写入相应的结构数据信息;
获取通用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
创建统一建模语言UML模型;
根据通用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向UML模型写入相应的结构数据信息。
优选的,调用与结构化模型元数据的格式类型相对应的元数据解析插件包括:调用元数据解析器工厂,元数据解析器工厂根据结构化模型元数据的格式类型,从元数据解析插件库中调用与结构化模型元数据的格式类型相对应的元数据解析插件。
优选的,结构化模型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模型。
一种模型转换装置,包括:
第一转换单元和第二转换单元;
第一转换单元包括:
模型解析转换执行子单元,用于获取结构化模型元数据;
调用单元,用于调用与结构化模型元数据的格式类型相对应的元数据解析插件;
解析子单元,用于解析结构化模型元数据,获得结构化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
通用模型创建子单元,用于创建用于传递结构化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的通用模型;
通用模型写入子单元,用于根据结构化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向通用模型写入相应的结构数据信息;
第二转换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通用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
UML模型创建子单元,用于创建UML模型;
UML模型写入子单元,用于根据通用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向UML模型写入相应的结构数据信息。
优选的,调用子单元用于调用元数据解析器工厂,元数据解析器工厂根据结构化模型元数据的格式类型,从元数据解析插件库中调用与结构化模型元数据的格式类型相对应的元数据解析插件。
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引入元数据解析插件机制,实现不同元数据格式的结构化模型与通用模型转换逻辑的封装和扩展;采用通用模型,将结构化模型与UML模型隔离,实现通用模型与UML模型转换逻辑的封装。因此,本发明只需调用相应的元数据解析插件而无需做其他改动便能够支持不同开发平台的结构化模型向UML模型转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模型转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模型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型转换方法及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模型转换方法的流程可参考图1,包括步骤:
101、获取结构化模型元数据。
结构化模型元数据可以是XML模型元数据,也可以是MDA开发平台输出的以文本形式描述的模型元数据。
102、调用与结构化模型元数据的格式类型相对应的元数据解析插件,解析结构化模型元数据,获得结构化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82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防爆接口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软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