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专用海底电力电缆及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46085.5 申请日: 2011-11-04
公开(公告)号: CN102360618A 公开(公告)日: 2012-02-22
发明(设计)人: 韩惠福;冯保磊;李海荣;王敏;朱崤;孙超南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新亚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B9/02 分类号: H01B9/02;H01B7/14;H01B13/00;H01B13/22;H01B13/24;H01B13/32
代理公司: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代理人: 何梅生;胡东升
地址: 238331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海上 专用 海底 电力电缆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海上专用海底电力电缆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海底电力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覆的阻水铜导体,挤包合金铅套和改性沥青防水、高强 度聚丙烯网状抗撕裂绳外防腐蚀,敷设在海底,用于海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供电系统的 发配电能传输的新型产品。

1850年英国勃兰特兄弟在英、法之间的多佛尔海峡敷设了第一条海底电缆,拉开了人 类对海底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序幕。在中国,第一条海底电缆是在1988年完成的,我国是一 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大国,辽宁、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城市 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1500公里的海岸线,分布着6000多个岛屿,在浅海大陆架 蕴藏着丰富海底石油、天然气、海上风能、潮汐能等能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建设的发展,沿海岛屿与海洋能源的开发加快,海底电缆 需求量日益猛增。因此,海岛之间,海岛与城市之间、海上石油平台、深海能源开发、海 上风力发电等都需要大批量的海底电缆。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敷设的海底电 缆长度已有700公里,至2010年我国海底电缆敷设长度达到1750公里。在国外,海底电 缆也越来越被发达国家所重视,欧盟已提出今后十年,通过敷设海底电缆,把欧盟成员国 所有的电厂组成一个大电网。所以,海底电缆的生产和使用将会把整个世界紧密的联系在 一起,然而,海底电缆的研发不是一朝一夕的,它不但具备陆上用的电力电缆的特征外, 还应具有自己特殊的一面,为了确保海底电缆工程达到经费节省、质量安全、使用可靠、 寿命延长及维修方便等目的,必须在海缆敷设前的备选路中进行有关的海洋环境调查,探 索出一种能满足适应海洋环境的线缆产品。

海底电力电缆除了能满足陆上电力电缆专有的电气性能要求之外,还应当具有自己独 特的性能,即电缆在海底敷设条件下应具有优异的防水、防腐蚀性和极高的抗拉强度,这 些特性困扰着国内外电缆厂家和用户,给海洋资源的开发造成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专用海底电力电缆,其具有 机械强度高、抗拉伸能力强、负重能力大、耐水性好、耐海水腐蚀优良等性能。其优异的 电气性能、物理机械性能能完全满足海上石油平台、海上风力发电、海上钻井等海洋资源 的发、配、输送等电力的传输系统设备之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海上专用海底电力电缆,由三根单相线芯立式成缆,缆芯间隙设有阻水填充绳填充圆 整,缆芯外绕包阻水包带、橡胶棉布带及聚丙烯网状抗撕裂绳反向扎紧,在所述聚丙烯网 状抗撕裂绳外依次设有第二层改性沥青、粗钢丝铠装层、第三层改性沥青,在第三层改性 沥青外绕包有第二层聚丙烯网状抗撕裂绳、阻水带,电缆的最外层挤包有聚乙烯外护套;

所述单相线芯包括:紧压绞合阻水导体,在所述导体上采用导体屏蔽、三元乙丙橡胶 绝缘层、绝缘屏蔽层三层共挤,所述绝缘屏蔽层上绕包有半导电阻水包带、挤包有密封合 金铅护套、涂覆有改性沥青,在所述改性沥青外挤包有阻水聚乙烯护套构成单相线芯。

本发明的海上专用海底电力电缆的制造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选用优质无氧铜丝,在导体框绞机或叉绞机上进行导体绞合,导体绞合过程中,各 线盘张力控制均匀,导体单丝选用的丝径一致,采用分层紧压结构,导体节径比内层控制 在18-20之间,外层控制在13-16之间,最外层为左向,相邻层绞合方向相反,每一层之 间绕包一层阻水带,阻水带宽度应适宜,搭盖率不小于20%,同时导体结构采用符合 GB/T3956-2008规定的第2种绞合紧压圆形铜导体,紧压系数在90%以上;

B、导体外采用三层共挤结构,即导体屏蔽、三元乙丙橡胶绝缘层及绝缘屏蔽层三层共 挤,所选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层均为优质半导电屏蔽材料,三元乙丙橡胶绝缘为进口 EPR4045绝缘材料,导体屏蔽标称厚度为0.8mm,绝缘屏蔽层标称厚度为0.8mm,绝缘层偏 心度不大于15%,确保电缆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能;

C、绝缘屏蔽层外重叠绕包阻水带,阻水带搭盖率不小于30%,分相挤包密封合金铅护 套,构成分相金属屏蔽,挤出温度控制在400~425℃之间;

D、在挤包高密度聚乙烯护套前,铅护套表面涂覆一层改性沥青后,通过模具控制铅护 套表面的沥青均匀性及平服性;挤包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时,挤出温度控制在175~230℃之 间,挤出模具按照以下规定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亚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亚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6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