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形成自然条纹的人造石材布料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3779.3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姚峥嵘;蒋文禹;叶大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仟鼎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20 | 分类号: | B28B3/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李宪宾 |
地址: | 528216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成 自然 条纹 人造 石材 布料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人造石材的方法及其设备,特别是一种可形成自然条纹的人造石材布料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人造石材的方法及其设备,有生产人造石材荒料和人造石材板材,品种花色有纯色、添加颗粒、或是用几种颜色的原料进行搅拌,得到弯曲的线条纹理和不同颜色块状的仿天然石材图案。而要仿天然石材木纹石、伊朗石、洞石等纹理方向较一致,线形较平直的纹料图案,目前现有的方法和设备较难实现。为了得到人造石材内布纹理方向较一致,线形较平直的纹料图案,需要开发一种可形成自然条纹的人造石材布料方法及其设备,生产仿天然石材木纹石、伊朗石、洞石等,以填补人造石材品种花色方面的空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形成自然条纹的人造石材布料方法及其设备,用以控制人造石材纹理排布,能得到高仿真自然石纹,满足消费者对人造石材不同花纹图案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形成自然条纹的人造石材布料方法,其步骤是:
①把配好的各种颜色人造石材原料各自单独进行均料处理;
②均好的各种颜色的原料依次平铺在输送带上;
③将层叠好较为松散的原料进行挤压处理得到厚度较薄密度较密的混合料;
④对混合料进行切条;
⑤把切成的条料平稳地洒落在收料模腔内,完成布料步骤。
挤压处理步骤是进行两次或以上的挤压处理。
一种依照上述方法而设计的可形成自然条纹的人造石材布料专用设备,包括有下料装置、第一输送带、挤压装置、切条器、前后来回移动的收料模腔,其特征在于:下料装置设于第一输送带的上方,挤压装置设于第一输送带的后端下方,在挤压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二输送带,切条器设于第二输送带的后端,在第二输送带的后端向下倾斜设有下料过渡板,收料模腔放置在切条器的下方。
下料装置包括有料斗、下料辊和第三输送带,下料辊设于料斗的底部且可沿料斗上下升降调节位置,第三输送带设于下料辊的下方。
挤压装置设有两套,分别为第一挤压装置和第二挤压装置,第一挤压装置在上方,第二挤压装置在下方,两挤压装置之间设有第四输送带,在第二挤压装置的下方设置第二输送带,每套挤压装置由储料斗和两个挤压辊构成,两个挤压辊对压配合。
本发明专利的优点是:能制造出高仿真的仿天然石材,可根据需要制得非常清晰细腻的石材纹理,而且这些石材纹理是可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改变的,图案效果稳定,花纹易于控制,调整挤压辊辊隙的大小,就可以调整纹理的细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人造石材布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可形成自然条纹的人造石材布料方法,其生产采用四种色料,其步骤是:
①把配好的各种颜色人造石材原料各自单独进行均料处理;
②均好的各种颜色的原料以一层一色的次序将原料依次逐层平铺在输送带上;
③将层叠好较为松散的原料进行两次挤压处理得到厚度较薄密度较密的混合料;
④对混合料进行切条;
⑤把切成的条料平稳地洒落在收料模腔内,完成布料步骤。
完成上述布料后,对收料模腔内的条料进行抽真空、加压、加温等工序使其固化,得到所需的人造石材。
依照上述可形成自然条纹的人造石材布料方法而设计出的专用设备,包括有四套下料装置1、第一输送带2、挤压装置3、切条器4、前后来回移动的收料模腔5,每套下料装置负责一种颜色原料的均料和布料,四套下料装置沿第一输送带2的长度依次设置在第一输送带2的上方,挤压装置3设于第一输送带2的后端下方,从而接住从第一输送带2后端掉落的原料,在挤压装置3的下方设有第二输送带6,第二输送带6负责接住经挤压装置3挤压后的厚度较薄密度较密的原料,切条器4设于第二输送带6的后端,在第二输送带6的后端向下倾斜设有下料过渡板7,切条器4将第二输送带6上的原料切成条状,而下料过渡板7用来控制条料落料的速度,收料模腔5放置在切条器4的下方,用来接住条料。
每套下料装置包括有料斗11、下料辊12和第三输送带13,下料辊12设于料斗11的底部且可沿料斗11上下升降调节位置,第三输送带13设于下料辊12的下方,通过调节下料辊12上下移动,就可以控制下到第三输送带13上的原料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仟鼎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仟鼎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