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轴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3770.2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9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韦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欧亚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02 | 分类号: | B21C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4183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惠山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生产电机轴一般都采用几次镦粗以及几次拔长或直接拔长的锻造成型工序。而该锻造工艺所用的火次较多,钢锭内部的缺陷不易压实,坯料内部变形不均匀,容易产生死区,产品的合格率偏低。多次进行加热并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也导致轴件的晶粒尺寸增大,虽然锻造时可碎裂,但边角等局部变形量小的区域仍然不能完全进行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粗大的晶粒可能最终保留下来,从而使得锻件的整体组织不均匀,短时间使用体现不出来,使用时间久了之后电机轴将产生变形、开裂,甚至在恶劣工况下将产生断裂的缺陷。严重影响电机轴的寿命。并且,众所周知,锻造生产总体上成本较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替代锻造工艺生产电机轴的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轴的制备方法,采用挤压代替锻造进行电机轴的生产,以期降低制备成本,并提升电机轴的质量,提高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适合用作电机轴的钢棒材材料,棒材的直径为预制备的电机轴直径的6-8倍,根据体积不变原理,预留5-7%的加工余量,截取适当长度的棒料下料;
2)按照挤压比4-6设计一次挤压模,将获得的棒料加热至1150-1200℃,表面涂抹挤压油,将一次挤压模预热至460-520℃,进行挤压,获得一次挤压坯;
3)按照挤压比9-12设计二次挤压模,将一次挤压坯加热至1150-1200℃,表面涂抹挤压油,将二次挤压模预热至560-590℃,进行挤压,获得二次挤压坯;
4)将二次获得挤压坯按电机轴的最终尺寸进行机加工即可。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挤压代替锻造工艺,只需二次挤压操作,减少加热次数,节省成本;
2)挤压件由于受力均匀,导致电机轴的整体组织均匀一致,不存在加工变形死角,从而导致性能优异,使用寿命延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电机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适合用作电机轴的钢棒材材料,棒材的直径为预制备的电机轴直径的6倍,根据体积不变原理,预留7%的加工余量,截取适当长度的棒料下料;
2)按照挤压比4设计一次挤压模,将获得的棒料加热至1200℃,表面涂抹挤压油,将一次挤压模预热至460℃,进行挤压,获得一次挤压坯;
3)按照挤压比9设计二次挤压模,将一次挤压坯加热至1200℃,表面涂抹挤压油,将二次挤压模预热至560℃,进行挤压,获得二次挤压坯;
4)将二次获得挤压坯按电机轴的最终尺寸进行机加工即可。
实施例二
一种电机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适合用作电机轴的钢棒材材料,棒材的直径为预制备的电机轴直径的8倍,根据体积不变原理,预留5%的加工余量,截取适当长度的棒料下料;
2)按照挤压比5.4设计一次挤压模,将获得的棒料加热至1150℃,表面涂抹挤压油,将一次挤压模预热至520℃,进行挤压,获得一次挤压坯;
3)按照挤压比12设计二次挤压模,将一次挤压坯加热至1150℃,表面涂抹挤压油,将二次挤压模预热至590℃,进行挤压,获得二次挤压坯;
4)将二次获得挤压坯按电机轴的最终尺寸进行机加工即可。
实施例三
一种电机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适合用作电机轴的钢棒材材料,棒材的直径为预制备的电机轴直径的7倍,根据体积不变原理,预留6的加工余量,截取适当长度的棒料下料;
2)按照挤压比4.9设计一次挤压模,将获得的棒料加热至1180℃,表面涂抹挤压油,将一次挤压模预热至490℃,进行挤压,获得一次挤压坯;
3)按照挤压比10设计二次挤压模,将一次挤压坯加热至1180℃,表面涂抹挤压油,将二次挤压模预热至575℃,进行挤压,获得二次挤压坯;
4)将二次获得挤压坯按电机轴的最终尺寸进行机加工即可。
实施例四
一种电机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适合用作电机轴的钢棒材材料,棒材的直径为预制备的电机轴直径的7倍,根据体积不变原理,预留6%的加工余量,截取适当长度的棒料下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欧亚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欧亚精密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用无取向硅钢薄带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餐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