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预热闪光对焊生产轴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1721.5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童伟健;张育俊;张雄华;邓勇;陈刚毅;蓝文标;温奕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4 | 分类号: | B23K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赞坚;曹志霞 |
地址: | 51474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预热 闪光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使用预热闪光对焊生产轴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件装夹步骤,将作为工件的轴头和轴管分别装入轴梁闪光对焊机,用液压动夹钳和定夹钳夹紧,并通过调整机构对正轴头和轴管;
预闪光步骤,接通电源,使动夹钳以设定的恒定速度向前推动,使工件之间出现闪光并逐渐缩短,直至闪光余量达到预设值;
预热步骤,以设定的预热脉冲对工件进行预热;
闪光步骤,以设定的速度进行闪光;
顶锻步骤,闪光后立即进行顶锻;
加热保压步骤,对工件施加设定的压力并通电加热;
拆卸工件步骤,焊接完成后,卸载并取出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预热闪光对焊生产轴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闪光步骤中,闪光余量范围为3~8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预热闪光对焊生产轴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闪光步骤分为多个阶段,每阶段的闪光余量为10~1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预热闪光对焊生产轴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顶锻步骤中,顶锻余量为10~1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预热闪光对焊生产轴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件材料为Q34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预热闪光对焊生产轴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件为轴头大端空心方形面与轴管空心方形面的焊接,或者为轴头大端空心圆形面与轴管空心圆形面的焊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预热闪光对焊生产轴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工件为端面为150×150×11的空心方管;
预闪光步骤中,闪光余量约为5±0.5mm,闪光速度为0.25±0.025mm/s;
预热步骤中,预热脉冲为46±5个,每个脉冲中工件接触加热的时间为0.9±0.09秒,加热电流为60±6kA,加热时施加在工件间的压力为100±10kN,工件分开进行扩散的时间为每次0.6±0.06秒,每次分开的距离为1.5±0.15mm;
闪光步骤中,分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闪光速度0.25±0.025mm/s,闪光余量7±0.7mm;第二阶段闪光速度0.32±0.032mm/s,闪光余量3±0.3mm;
顶锻步骤中,顶锻力400±40kN,电流60±6kA,加载时间0.6±0.06秒,总的顶锻余量13±1.3mm;
加热保压中:分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压力300±30kN,保持3±0.3秒,第二阶段压力170±17kN,保持10±1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预热闪光对焊生产轴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工件为端面为150×150×16的空心方管;
预闪光步骤中,闪光余量约为4.5±0.45mm,闪光速度为0.2±0.02mm/s;
预热步骤中,预热脉冲为44±4个,每个脉冲中工件接触加热的时间为1.1±0.011秒,加热电流为64±6.4kA,加热时施加在工件间的压力为160±16kN,工件分开进行热扩散的时间为每次0.5±0.05秒,每次分开的距离为1.5±0.15mm;
闪光步骤中,分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闪光速度0.5±0.05mm/s,闪光余量7.5±0.7mm;第二阶段闪光速度0.8±0.08mm/s,闪光余量6.5±0.65mm;
顶锻步骤中,顶锻力500±50kN,电流67±6.7kA,加载时间1±0.1秒,总的顶锻余量15±1.5mm;
加热保压中:分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压力440±44kN,保持3±0.3秒,第二阶段压力250±25kN,保持10±1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未经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17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