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医疗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1461.1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学;王燕军;王明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盛世德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玉学;王燕军;王明礼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4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医疗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检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医疗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医疗机构所使用的医用检测设备种类很多,主要分为生化检测、电子检测、射线检测、物理检测几个大类,其检测设备基本工作原理按照信息流处理流程都可以划归为被检测者“身体参数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线缆、主处理设备、显示或打印设备”四大子系统,身体参数采集系统包括各类传感器,主处理设备含专业分析软件,分别负责参数采集、数据传输、专业运算及数据存储、结果呈现几个对应任务,经过这类设备所处理的结果信息,再交由专业医师进行判断,提出诊断意见和相应治疗措施。这类设备只能每次检测一名患者,同时主处理设备只能分析处理当前患者一人的数据。我们可以用图9附图一来表示传统医疗检测设备的信息处理流程。采集系统采集数据通过传输线缆传输到主处理设备,主处理设备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再将处理结果通过传输线缆传输到显示设备。
传统医疗检测设备存在以下弊端:1、价格昂贵,由于传统医疗检测设备具有的专业性(设备专业、技术专业、分析方式专业),加上涉及到人体的健康因素,需经过专业的设计、生产和审批,所以其价格一般较为昂贵,均在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元的价位,仅能由专业医疗机构购置,为一般患者服务,每次检测的运行成本较高,普通患者每次检测的医疗成本较高;2、非独立检测设备,很多检测设备需依赖于独立处理芯片或独立的计算机和专业软件才能检测,增加检测成本且不具备便携性;3、操作专业而复杂,专业化的检测设备操作需要专业人员,普通人操作有困难,很难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4、无同时处理能力,传统专业设备每次仅能针对一人进行,时间成本和医疗资源匹配度差;5、检测结果表述过于专业化,非专业人员难以识别检测结果对一般用户含义;6、无专业化指导,当检测结果的数据显示处于非健康状态或者亚健康状态时,不能及时给予相应调理建议与治疗提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医疗检测系统,本系统采用本地采集、远端运算、存储和处理,多人可同时共用一个主处理模块和多种医学领域的数学模型及算法,其具有专业性、普适性、数据运算速度快、并发处理能力强、存储容量大、便于升级和优化、低成本、便携性和操作简便性等特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远程医疗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人体生理数据采集系统、至少一个移动网络设备、至少一个用于处理数据的数据运算系统、至少一个人工干预系统和一个健康档案系统,所述人体生理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人体体征和生理数据,所述移动网络设备用于接收并缓存人体生理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运算系统,所述数据运算系统用于接收移动网络设备传输的原始数据生成生理指标数据,并通过分析、运算将数据加工形成初步结果,进一步对初步结果进行筛选和数据分级处理,并根据不同级别的信息得出与之对应的结论后传输至健康档案系统,在健康档案系统中筛选出与采集到的数据相对应的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发送至移动网络设备,所述人工干预系统用于人工干预接收数据运算系统传输的数据,所述人工干预系统对移动网络设备主动发起的人工干预请求作出处理,所述人工干预系统对数据运算系统筛选出的生理指标异常数据作出人工处理,并将人工干预后的结果传输至健康档案系统,所述健康档案系统用于存储和显示健康反馈信息和人体生理数据采集系统、移动网络设备、数据运算系统、人工干预系统传输的数据,所述至少一个人体生理数据采集系统与所述移动网络设备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网络设备与数据运算系统双向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数据运算系统和至少一个人工干预系统分别与健康档案系统相连接,所述人工干预系统还与移动网络设备相连接,所述健康档案系统与至少一个移动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人体生理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一个数据采集模块、微处理器单元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与人体接触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微处理器单元,所述微处理器单元接收从数据采集模块传输来的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数据生成报文数据用于向数据运算系统传输,另外微处理器单元接收并处理移动网络设备的各种操作指令,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移动网络设备数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盛世德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玉学;王燕军;王明礼,未经北京盛世德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李玉学;王燕军;王明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14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底盘
- 下一篇:一种油溶性有机高硫三核钼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