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装配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1341.1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袁立;冯子明;沈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64F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装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装配工装,用于军机中后机身的装配的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装配时一个繁杂的过程,技术要求比较高,成千上万个零件要准确的进行定位、连接和装配,工作量非常大。传统的飞机装配采用刚性专用工装形式,一个工装对应一个结构件的装配,因此,每个型号的飞机装配都要制造大量装配工装。当飞机型号改变时,这些专用的刚性工装必须重新设计制造,这不仅延长了飞机的装配制造周期,提高了制造成本,而且工装储存占地面积大,随着各种新机型的增多,工装存储占地问题严峻,传统刚性工装的上述弊端,严重的制约了我国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装配工装,该柔性装配工装可以通过调整重构各个模块化定位单元,可实现对多个型号的军机后机身主承力框定位,从而实现飞机装配中一个工装用于多个结构的装配模式,大大提高了飞机装配制造效率,节省了飞机制造成本,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工装占地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柔性装配工装,六个骨架底座分为两组,两组件平行设置,在每个骨架底座的上部设有骨架立柱,每行骨架立柱分别连接纵向的骨架横梁,骨架横梁的上表面设有纵向直线导轨Ⅰ,在两根纵向直线导轨Ⅰ之间设有五根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上移动横梁,上移动横梁上设有水平直线导轨Ⅰ;在每组骨架底座的内侧端设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上端设有纵向直线导轨Ⅱ,在两根纵向直线导轨Ⅱ之间设有五根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下移动横梁;下移动横梁上设有水平直线导轨Ⅱ;在每根水平直线导轨Ⅰ和水平直线导轨Ⅱ上都分别设有四个模块化定位单元。
所述的支撑框架和骨架横梁上分别设有移动小车机构。
该柔性装配工装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各个模块化定位单元具有3个运动自由度,从而保证工装的柔性,以满足各种零件的装夹需求,即可一架多用,节省了工装制造成本。
所述的支撑框架和骨架横梁上分别设有移动小车机构,该移动小车机构,可以以分时复用的方式对工装的移动和上下的位移进行调整,可以实现对不同机型后机身主承力框的定位,进而实现多种型号的后机身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柔性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装配工装,六个骨架底座3分为两组,两组件平行设置,在每个骨架底座3的上部设有骨架立柱5,每行骨架立柱5分别连接纵向的骨架横梁6,骨架横梁6的上表面设有纵向直线导轨Ⅰ8,在两根纵向直线导轨Ⅰ8之间设有五根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上移动横梁9,上移动横梁9上设有水平直线导轨Ⅰ11;在每组骨架底座3的内侧端设有支撑框架2,支撑框架2的上端设有纵向直线导轨Ⅱ1,在两根纵向直线导轨Ⅱ1之间设有五根平行且水平设置的下移动横梁4;下移动横梁4上设有水平直线导轨Ⅱ12;在每根水平直线导轨Ⅰ11和水平直线导轨Ⅱ12上都分别设有四个模块化定位单元10。
所述的支撑框架2和骨架横梁6上分别设有移动小车机构7。
其动态的工作过程为:当对某部件定位时,支撑框架2上的移动小车机构7采用滚动导轨导向,直齿齿轮齿条传动,到达移动横梁某一个下移动横梁4,并通过启动锁紧装置,将移动小车机构7和下移动横梁4结合,通过小车的运动实现对下移动横梁的位置调整。以此类推,对下移动横梁4调整完成之后,运动到下一个下移动横梁,对其进行调整。移动小车机构13采用同样地方式调整模块化定位单元10在上移动横梁9上的位置,同理,依次对移动横梁上的其他模块化定位单元10进行调整。模块化定位单元10顶端设有标准定位孔14,首先根据部件结构特征在标准定位孔上安装相应定位装置,利用齿条齿轮传动,使得模块化定位单元具有上下伸缩功能,从而使其在z向上的运动。最终,利用移动小车机构,对上、下移动横梁及模块化定位单元进行调整,并通过模块化定位器上下伸缩,实现对零件的整体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1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种分母液浮游物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杨木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