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顶盒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4216.1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1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靳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 | 分类号: | H04N21/43;H04N21/26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顶盒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顶盒的生产方法,具体的讲是对机顶盒生产中数据读写和标签打印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基于高级安全芯片的机顶盒生产,运营公司(如 国外比较著名的有NDS、Irdeto、conax等,国内的有数码视讯、永新视博等)、广电运营商要求 把生产数据按照规定的数据文件格式提供给他们。但目前机顶盒生产线之间的数据都是封闭在各 自的生产线上,这样产生的问题:1、各条生产线之间很可能造成生产数据的混乱,造成数据的 重复或漏掉;2、数据安全得不到保证,很多外界因素可能导致数据的丢失;3、对于统一生成指 定格式的数据回传文件比较困难,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错。
另外,在现有的生产线管理中涉及到机顶盒标签打印的,都是提前由印刷厂进行印刷,这对 于不需要从机顶盒中读取数据的非高级安全机顶盒生产来说是可行的,但目前很多机顶盒都是高 级安全芯片,运营商要求标签条码中需要打印机顶盒的芯片号等信息,由于这些数据都是保存在 机顶盒芯片中的需要在生产中当场读取,并且数据也是无规律可循的,按照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 满足这种机顶盒的生产需求。
同时,传统的机顶盒生产无法得知机顶盒条码标签、机顶盒内写入的数据和入库机顶盒 数据之间相互是否一致,缺乏对生产数据的管理和校验,很可能造成管理数据的混乱,无形 中增加了很多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顶盒的生产方法,能够在机顶盒生产中按照指定的数据格式对芯片 进行数据的写入和读取,并打印带有芯片信息的标签,还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管理和校验, 提高生产效率和机顶盒数据的规范性,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
本发明的机顶盒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
a、根据生产的需求和指定的数据格式,通过服务器端配置生产数据,并将配置的数据传 送给生产线终端;
b、生产线终端把服务器端下发的数据写入机顶盒,并把写入成功的数据回传给服务器端 以保存到数据库中,再打印生产标签;
c、服务器端将生产线终端提交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并对生产线终端的数据请求给予 响应和反馈对应的数据。
通过服务器端根据指定的数据格式统一配置数据,再将这些数据自动分派、采集,然后 打印生产标签,实现了生产管理中数据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并且能够根据机顶盒芯片内的信 息进行标签打印。因为各个生产环节得到了规范化和流程化,也使得生产成本得到了明显降 低。
进一步的,在步骤b之后还包括:
b1、从机顶盒内读取写入的数据和服务器端数据库内的配置数据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成 功继续执行正常步骤,校验失败进入步骤b2;
b2、通过扫码仪器将校验失败的机顶盒的条码扫描出来并以该数据为条件和服务器端进 行交互,删除服务器端数据库中的该机顶盒数据,然后进行故障检测;
b3、服务器端根据指定的数据格式和配置数据,生成数据文件,并将该数据文件转送到 生产线终端。
对于非高级安全的机顶盒,只要对其进行数据读写和打印标签既可,而对于高级安全机 顶盒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校验和维修。
具体的,步骤a中配置的生产数据包括每条生产线的生产数量、机顶盒序列号和MAC 地址(物理地址)。配置的生产数据是根据具体项目的生产进行动态配置的,例如机顶盒序序 列号通常是必需的,在高级安全芯片的项目中,生产时需要读取机顶盒主芯片号数据,因此 需要配置与之相关的数据;双向的机顶盒需要配置MAC地址数据等。
进一步的,在高级安全芯片和提供高级安全CA系统(条件接收系统)的机顶盒生产中, 步骤b还包括从机顶盒内读取主芯片号后进行条码打印,并将相关数据回传至服务器端保存 到数据库中。
优选的,服务器端和生产线终端通过TCP/IP协议通信。TCP/IP协议具有安全性高,应 用面广泛的特点,能够满足一般网络通信的要求。
测试得知,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机顶盒生产中按照指定的数据格式对芯片进行数据的写 入和读取,并打印带有芯片信息的标签,同时还提供了数据校验和维修流程,保证了生产线 的高效运转,明显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机顶盒数据的规范性,降低了生产和管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4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