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脑机壳攻牙孔避位模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6266.5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9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依平;龚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隆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魏学成 |
地址: | 20002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脑 机壳 攻牙孔避位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中的模具,具体讲就是一种电脑机壳攻牙孔避位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电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电子产品,电脑机壳一般都是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作,金属材料的成形目前较常采用的方式是根据冲压工艺利用冲压模具对金属材料进行成形,电脑机壳产品精度要求比较高,材料厚度比较薄,同时电脑机壳作为电脑的外设装备往往需要和其它部件相连接,这样在电脑机壳上面就有许多用于连接的牙孔,这些牙孔都需要攻丝用于装螺纹,为了增强螺纹强度,需将螺纹处翻边,目前在对电脑机壳进行模具成形的过程中,翻边是需要在模具上做出避位槽的结构,而这一结构会让脱了板无法压紧材料,影响产品的成形精度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对于牙孔处的翻边这一结构另外再制作一套专门的模具进行成形,这样做加大了制作成本,增加了人工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电脑机壳攻牙孔避位模具结构,利用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电脑机壳攻牙孔避位模具新结构,实现了在一套模具上抽牙且保证产品精度的目的。
技术方案
一种电脑机壳攻牙孔避位模具新结构,它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凸模固定板、止挡板、压料板、成形凸模,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凹模成形镶件,上模座、上垫板和凸模固定板依次固定在一起,止挡板和压料板固定在一起后用卸料螺钉装在凸模固定板下端,成形凸模固定在凸模固定板上穿过止挡板和压料板,下模板、下垫板和下模座依次固定在一起,凹模成形镶件装在下模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成形镶件包括固定块、滑块、弹簧、止付螺母、顶杆,固定块固定在下模板上,滑块与固定块通过滑槽连接装在下模板镶件孔内,滑块下面是顶杆,顶杆下方是弹簧,,弹簧下面是止付螺母,止付螺母装在下模座内。
所述滑块槽中有限位凸起。
所述上模座、上垫板和凸模固定板用销钉依次固定。
所述止挡板和压料板用销钉固定在一起。
所述顶杆是台阶形,台阶直径比弹簧内径大。
所述止付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下模座的螺纹孔内。
有益效果
将需成形电脑机壳从上道工序放入本发明中定位,在压力机作用下模具向下运行,压料板压住产品,折弯成形后上模部分回到原来位置,滑块在弹簧作用下浮起,在斜滑槽的作用下自动将抽牙孔位置避开,实现了在一套模具上抽牙且保证产品精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电脑机壳攻牙孔避位模具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电脑机壳攻牙孔避位模具斜滑块主视方向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电脑机壳攻牙孔避位模具斜滑块俯视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附图1、2和附图3所示,一种电脑机壳攻牙孔避位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凸模固定板3、止挡板4、压料板5、成形凸模6,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7、下垫板8、下模座9、凹模成形镶件10,上模座1、上垫板2和凸模固定板3依次固定在一起,止挡板4和压料板5固定在一起后用卸料螺钉装在凸模固定板3下端,成形凸模6固定在凸模固定板3上穿过止挡板4和压料板5,下模板7、下垫板8和下模座9依次固定在一起,凹模成形镶件10装在下模板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成形镶件10包括固定块10a、滑块10b、弹簧10c、止付螺母10d、顶杆10e,固定块10a固定在下模板7上,滑块10b与固定块10a通过滑槽连接装在下模板7镶件孔内,滑块10b下面是顶杆10e,顶杆10e下方是弹簧10c,弹簧10c下面是止付螺母10d,止付螺母10d装在下模座9内,所述滑块槽中有限位凸起,上模座1、上垫板2和凸模固定板3用销钉依次固定,止挡板4和压料板5用销钉固定在一起,顶杆10e是台阶形,台阶直径比弹簧10c内径大,所述止付螺母10d通过螺纹连接在下模座9的螺纹孔内。
将需成形电脑机壳从上道工序放入本发明中定位,在压力机作用下模具向下运行,压料板5压住产品,成形凸模6继续向下折弯成形后,上模部分回到原来位置,滑块10b在弹簧10c作用下被顶杆10e顶起,在斜滑槽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也发生滑动,自动将抽牙孔位置避开,实现了在一套模具上抽牙且保证产品精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隆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隆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6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