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制零件交流退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5688.0 | 申请日: | 201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0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刚;周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帕默超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18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制 零件 交流 退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对钢制零件退磁的交流退磁装置。
背景技术
钢制零件在生产工艺过程中被磁化的现象时有发生。被磁化的工件往往清洗不干净,对后续加工精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钢制零件清洗前先退磁是广泛采用的一种工艺。
现有的退磁装置有:带铁芯的单相交流退磁器,带铁芯的三相交流退磁器,带铁芯的直流退磁器,不带铁芯的单相交流退磁器,直流退磁、交流退磁联用的退磁装置,旋转永磁体退磁装置等。它们能对大部分零件退磁。对于要求表面剩磁很低的零件的退磁,它们显得能力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钢制零件退磁,结构合理、工作可靠、使用方便、节省电能、能使零件表面剩磁很低的钢制零件交流退磁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制零件交流退磁装置,包括外框架和设置在外框架中的内框架,内框架将外框架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一个两端开口的通道和一个环形通道,环形通道中设置有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的环形通道中沿环向绕设有若干层退磁线圈,所述的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分别设置有通风窗口和隔条槽,所述的若干层退磁线圈中间隔设置有隔条,若干层退磁线圈之间形成通风间隙。
所述环形通道中还设置有盖板,盖板和后端板之间形成进风腔,进风腔与冷却风机相连接。
所述的退磁线圈与补偿电容相并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钢制零件交流退磁装置,其结构合理、工作可靠、使用方便、节省电能、能使零件表面剩磁很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钢制零件交流退磁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电路图;
图中:1、外框架,2、内框架,3、通道,4、环形通道,5、前端板,6、后端板,7、退磁线圈,8、通风窗口,9、隔条槽,10、隔条,11、通风间隙,12、盖板,13、进风腔,14、补偿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钢制零件交流退磁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钢制零件交流退磁装置,包括外框架1和设置在外框架1中的内框架2,内框架2将外框架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一个两端开口的通道3和一个环形通道4,环形通道4中设置有前端板5和后端板6,前端板5和后端板6之间的环形通道4中沿环向绕设有若干层退磁线圈7,所述的前端板5和后端板6上分别设置有通风窗口8和隔条槽9,所述的若干层退磁线圈7中间隔设置有隔条10,若干层退磁线圈7之间形成通风间隙11。所述环形通道4中还设置有盖板12,盖板12和后端板6之间形成进风腔13,进风腔13与冷却风机(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的退磁线圈7与补偿电容14相并联,使退磁线圈7在接通电源后,其上流过的感性电流得到补偿,线路上的实际电流小很多,减小线路的热损失和电压降,因此节约电能。
上述的钢制零件交流退磁装置在制作时,退磁线圈7用矩形扁导线绕制。扁导线在内框架2上饶完1至2层后,在前端板5和后端板6的各个隔条槽9中插入隔条10,然后继续绕制,每饶1至2层扁导线后,就插入一批隔条10,直到退磁线圈7饶完。当风机的风进入进风腔13,风从后端板6的通风窗口8后经通风间隙11中通过,然后从前端板5的通风窗口8流出,从而将退磁线圈7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该退磁装置工作的可靠性,进而能使零件表面剩磁很低。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帕默超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帕默超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5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