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9412.1 | 申请日: | 201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9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皮江;蔡继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191;A61K47/22;A61P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团簇水补锌 口服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甲基吡啶酸促进人体对锌的吸收及仿生学原理和运用微波或者交流电场处理制备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分子团簇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科研前沿的热点之一,其深层研究可望为揭示物理化学、 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本质问题提供有利工具.各种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都证明: 在自然条件下,水是以分子簇形式存在的,而且水的微观结构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在氢键作用下,普通水中水分子之间相互缔合成由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水分子构成的团簇。一般的水是由10个以上的水分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团簇,叫大团簇水。普通的大团簇水可以通过微波或者交流电场处理破坏水中原来的团簇结构,使较大的缔合水分子团簇变小,甚至产生单个的水分子,从而制得小团簇水。小团簇水是高渗透力、高扩散力、高溶解力、高含氧量、弱碱性的活性水。而且小团簇水容易被体内每一个细胞吸收和利用,即它的生物学利用率比普通水要高很多。
许多科学家认为:改变水分子团簇的大小可以使水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发生改变,例如,减少水分子簇中的分子个数,可以增加水的生物膜透过率,增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达到改善生物体机能的效果。
小团簇水是高渗透力、高扩散力、高溶解力、高含氧量、弱碱性的活性水,具有以下特点:
1. 小团簇水更易进入细胞,将更多水份和营养带入细胞,同时将废物和毒物更好地排出。
2. 小团簇水是弱碱性,能有效控制人体酸性化。
3. 低电位消除引起疾病的自由基。如果饮用小分子水,因为它的分子团簇较小,能够迅速为消化管内的细胞所吸收。摄取小团簇水能够促进废物的排出,使身体活性化,提高抵抗受污染的食品、添加物等有害物质的净化力。
由于大部分金属离子在解离后,可以与水形成相应的配位体,只是因其稳定情况不同而有的能稳定存在,有的不能稳定存在。水溶液中的Zn2+可与4或6个H2O中的有孤对电子的O原子进行配位,配位后的H2O中的H原子又可与其他水分子因氢键而结合,从而形成由小团簇水与Zn2+配位形成Zn2+(H2O)m。
研究表明,大鼠对锌的肠道吸收包括非饱和扩散及饱和载体调节两个过程,Hempe等认为,这种现象表明锌在肠道内的吸收可分为细胞间扩散(paracellular diffusion)和跨细胞吸收( transcellular absorption)两类吸收方式。
细胞间低分子扩散是一种经过紧密连接,非耗能性的被动转运过程,其允许物质通过的能力受紧密连接的调节。有研究发现,大鼠小肠从黏膜到浆膜方向60~70%的钙是经细胞间扩散吸收的,仅有30~40%的钙是跨细胞吸收的,而从浆膜到黏膜方向的钙全部是经细胞间扩散吸收的。关于锌是否能通过细胞间扩散的途径被肠道吸收的研究报道还很少。有学者认为,锌可以通过细胞间扩散途径被吸收,低分子量配体可通过改变紧密连接来改变细胞间扩散对锌的渗透能力,从而更易被吸收。如果锌能通过细胞间扩散被吸收,则补锌小团簇水将是一种适合此类吸收方式的低分子量配体,从而更易被肠道吸收。但迄今为止,在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尚未见到关于锌是否能通过细胞间扩散的途径被肠道吸收的直接试验证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将小团簇水易被细胞吸收的特点以及甲基吡啶酸能促进锌吸收的特点相结合,制备一种吸收率更好的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小团簇水补锌口服液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9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杜仲活性单体化合物、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电力变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