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4513.1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4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治平;张克强;杜连柱;翟中葳;李军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动力 强化 循环 系统 | ||
1.一种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为水塘结构,水塘是由四周的塘围和塘底构成的封闭水池,水塘由过水挡墙分隔成集水塘和进水塘,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进水塘,过水挡墙的高程低于塘围高程,集水塘的中心设有集水井,集水井的周围设置多个集水口,集水口位于集水塘的底部,集水口与集水井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集水井与过水挡墙的高程相等;进水塘靠近出水口一侧设有多级水位控制井,多级水位控制井的高程低于塘围高程但高于集水井的高程,多级水位控制井中设有水位控制装置并将多级水位控制井分隔成回水井和出水井,水位控制装置与过水挡墙的高程相等,水位控制装置根据水位高程设置多个出水控制口,多级水位控制井的回水井与集水井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多级水位控制井的出水井底部设有出水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塘为长方体水池,集水井为正方柱体,集水口和多级水位控制井均为矩形柱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挡墙与塘围的高程差为30-50cm,过水挡墙与多级水位控制井的高程差为20-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周围均匀设置集水口为4-8个,集水口的高程不小于池底高程20cm;控制井挡墙上根据水位高程设置的出水控制口为3-6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水位控制井中的水位控制装置为垂直挡墙,垂直挡墙将多级水位控制井分割成回水井和出水井,垂直挡墙上根据水位高程设置出水管并在出水管上设有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水位控制井中的水位控制装置为阶梯型三级滴水涵,每级滴水涵均为由闸板、两侧挡墙和顶盖构成的涵洞,两侧挡墙上分别设有垂直凹槽,闸板设置于两侧挡墙的垂直凹槽内并形成密封接触,两侧挡板与顶盖密封连接,顶盖上设有过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体无动力强化循环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塘、过水挡墙、集水井、多级水位控制井及水位控制装置均采用混泥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并防渗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未经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45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