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疣散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9912.0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7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保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K9/14;A61P17/12;A61K35/58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张智和 |
地址: | 456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用中草药制备的化疣外用的散剂,主要涉及它的配方。
背景技术
人体上长的各种疣,中医认为是气血失和。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肌肤而成,它在人间可直接传染,亦可间接传染,目前没有可有根除犹疾的方法,大多采用去除外生性犹体。有些服用药物和免疫调节剂以改善症状和体征,但往往易复发,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中草药制作一种外用散剂,治愈疣疾。
采用的中草药原料为板蓝根、大青叶、马齿苋、黄芪、党参、枳壳、香附、红花、桃仁、当归、玄参、乌蛇、皂刺、木贼山豆根和土贝母,它们间的用料重量配比依次为:100:80~120:200~300
:50~80:40~70:40~70:80~120:50~80:50~80:50~80:40~70:50~80:50~80:50~80:50~80:50~80;制作工艺为清洗、烘干、粉碎、混合、过筛、消毒、分装。
用法:每袋30克加水1000毫升煎20分钟之后,用该药液泡洗患部30分钟,每日一袋泡二次,20天为一疗程。
药理:
板蓝根: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消斑、抗菌、抗病毒
大青叶: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消斑、抗菌、抗病毒
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抗病毒、抗肿瘤
木贼:收敛止血、抗病毒
黄芪: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提高机体免疫力
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和脾胃、提高机体免疫力
枳壳:破气消痰、消食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血、解气血诸郁
红花:活血通经、祛痰止痛、消肿消斑
桃仁:活血破瘀、润肠通便
当归:补血和血、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玄参:滋阴凉血、解毒散结
土贝母:散结解毒、消肿、行滞软坚、抗病毒
乌蛇:祛风祛瘀、通络止痛
皂刺:授风、杀虫、脱毒、溃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纯中药,只需外治泡洗,无痛苦,无副作用,疣体自行枯萎脱落,愈后不复发,用药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例1、称取板蓝根100克,大青叶、香附各80克,马齿苋200克,黄芪、红花、桃仁、当归、乌蛇、。皂刺、木贼、山豆根、和土贝母各50克,党参、枳壳和玄参各40克;制作采用常用制作中草药散剂方法,即清洗、烘干、粉碎、混合、过筛、微波炉加热清毒后,分装成30克一袋内保存即可。
例2、称取板蓝根100克,大青叶、香附各100克,马齿苋250克,黄芪、红花、桃仁、当归、乌蛇、。皂刺、木贼、山豆根、和土贝母各65克,党参、枳壳和玄参各55克;制作工艺于例1相同。
例3、称取板蓝根100克,大青叶、香附各120克,马齿苋300克,黄芪、红花、桃仁、当归、乌蛇、皂刺、木贼、山豆根、和土贝母各80克,党参、枳壳和玄参各70克;制作工艺于例1相同。
临床效果:我们经过1000余例临床治疗观察,平均治愈时间30天,短则15天,长则50天,扁平疣患者340例,296例单纯外用治愈无复发,44例综合治疗无复发,寻常疣、跖疣患者406例,401例单纯外用治疗无复发,3例综合治疗无复发,2例治疗无效。1例为恶性病体质,1例为糖尿病患者,尖锐湿疣患者299例,203例单纯外用治愈无复发89例综合治疗无复发,4例未坚持治疗,3例为糖尿病患者,治疗无效,临床实验结果汇实化疣散未发现毒副作用,效果肯定,特别是解决复发方面具有优势,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保,未经王金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9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