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0005.3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邱正秋;张初永;黎建明;朱玉萍;任毅;王建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灿强;郭鸿禧 |
地址: | 61706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溶液 多级 解吸 系统 | ||
1.一种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所述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包括按照脱硫溶液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解吸段和第二解吸段,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解吸段对第一脱硫溶液富液进行解吸,得到解吸气体和脱硫溶液的半贫液;在第二解吸段对第二脱硫溶液富液进行解吸,得到解吸气体和脱硫溶液的贫液,其中,半贫液的硫氧化物含量高于贫液的硫氧化物含量,第一脱硫溶液富液的硫氧化物含量高于第二脱硫溶液富液的硫氧化物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具有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包括沿脱硫溶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解吸段和第二解吸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解吸段包括沿脱硫溶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富液入口、第一填料层和半贫液出口,其中,第一富液入口设置在壳体上部的侧壁上,半贫液出口位于壳体中部的侧壁上,第一填料层位于第一富液入口和半贫液出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解吸段还包括第一喷淋器和第一液体分布器,其中,第一喷淋器设置在第一液体分布器上方,第一液体分布器设置在第一填料层上方,并且第一喷淋器与第一富液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解吸段还包括位于第一填料层下方的第一升气罩和第一底板,并且第一升气罩位于第一底板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半贫液出口位于第一升气罩和第一底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从半贫液出口排出的半贫液的一部分进入第二解吸段,另一部分经换热后用作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的脱硫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解吸气体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外部的解吸气体处理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解吸气体处理系统包括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和硫磺过滤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器包括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脱硫溶液富液在一级冷凝器与第一解吸段排出的解吸气体进行换热,然后经设置在壳体上部的侧壁处的第一富液入口进入第一解吸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二级冷凝器中对解吸气体进行冷凝;将冷凝得到气液混合物送入气液分离器,将分离出的气体送至制酸系统,将分离出的液体送入硫磺过滤器;将冷凝得到冷凝液送入硫磺过滤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将经过硫磺过滤器处理的冷凝液和所述分离出的液体送入第一解吸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将经过硫磺过滤器处理的冷凝液和所述分离出的液体经设置在壳体上部侧壁处的冷凝液入口送入第一解吸段。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解吸段上方沿解吸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填料层、第二液体分布器和第二喷淋器,其中,第二喷淋器与设置在壳体上部侧壁处的冷凝液入口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解吸段包括沿脱硫溶液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富液入口、第三填料层和贫液出口,其中,第二富液入口设置在壳体中部的侧壁上,贫液出口位于壳体下部的侧壁上,第三填料层位于第二富液入口和贫液出口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脱硫溶液多级解吸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解吸段还包括第三喷淋器和第三液体分布器,其中,第三喷淋器设置在第三液体分布器上方,第三液体分布器设置在第三填料层上方,并且第三喷淋器与第二富液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00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溶液的再生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加热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