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拆分泛解酸内酯制备D-(-)-或L-(+)-泛解酸内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7950.7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9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 |
主分类号: | C07D307/33 | 分类号: | C07D307/33;C07B5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荣;周宗贵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分 泛解酸 内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拆分泛解酸内酯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诱导拆分泛解酸内酯制备D-(-)-或L-(+)-泛解酸内酯的方法。
发明内容
D-泛解酸内酯的化学名称为α-羟基-β,β-二甲基-γ-丁内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维生素类药D-泛醇及神经营养药D-泛酸钙。D-泛酸钙是维生素B5,作为重要的营养成分,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医药等领域;D-泛醇是维生素原B5,广泛用于护发用品和化妆品中。
制备D-泛解酸内酯的传统工业方法是化学拆分法和生物拆分法,这两种方法生产过程复杂,拆分试剂制备回收繁琐,生产成本高。随着D-泛醇、D-泛酸钙市场的不断扩大,D-泛解酸内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探求其新的拆分方法,完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一直成为研究者和生产者追求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拆分泛解酸内酯制备D-(-)-或L-(+)-泛解酸内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诱导拆分的方式,工序相对简单,避免了传统方法拆分试剂回收困难的缺点,而且可以循环诱导下去,生产成本低。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拆分泛解酸内酯制备D-(-)-或L-(+)-泛解酸内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溶液:以水和/或甲苯作为溶剂,将泛解酸内酯配成重量为G1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6~88%的泛解酸内酯溶液,以水和甲苯做溶剂时,水在泛解酸内酯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85~2.05%;所述泛解酸内酯为DL-泛解酸内酯或者为旋光性泛解酸内酯,且为旋光性泛解酸内酯时,以水和/或甲苯作为溶剂,将其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6~88%的泛解酸内酯溶液后,对溶液取样抽滤将滤液充入10cm旋光管中,以钠光为光源,在25℃条件下,右旋的旋光度不超过+5.5°或者左旋的旋光度不超过-5.5°;
(2)加晶种、诱导:
a.选择晶种:当泛解酸内酯为DL-泛解酸内酯时,以D-(-)-泛解酸内酯晶体或L-(+)-泛解酸内酯晶体作为晶种,当泛解酸内酯溶液为左旋时,以D-(-)-泛解酸内酯晶体作为晶种,当泛解酸内酯溶液为右旋时,以L-(+)-泛解酸内酯晶体作为晶种;
b.加晶种:在搅拌条件下,于13~15℃向泛解酸内酯溶液中加入50~100目的重量为G2的晶种,晶种的用量为泛解酸内酯溶液重量G1的0.7~1.9%;
c.诱导:保持10~15℃继续搅拌诱导,当步骤b加入的晶种为D-(-)-泛解酸内酯晶体时,搅拌过程中取样抽滤并将滤液充入10cm旋光管中,以钠光为光源、25℃检测滤液的旋光度不超过+2°,然后用-2℃~2℃的冰盐水为降温介质继续降温搅拌,搅拌过程中取样抽滤,采用同样方法检测滤液的旋光度不超过+5.5°,或者当步骤b加入的晶种为L-(+)-泛解酸内酯晶体时,搅拌过程中取样抽滤并将滤液充入10cm旋光管中,以钠光为光源、25℃检测滤液的旋光度不超过-2°,然后用-2℃~2℃的冰盐水为降温介质继续降温搅拌,搅拌过程中取样抽滤,采用同样方法检测滤液的旋光度不超过-5.5°,最后将体系抽滤得到重量为G3的结晶体,所得重量为G4的滤液作为母液;
(3)重结晶、检测比旋光度:
d.重结晶:将抽滤所得结晶体与甲苯或邻二甲苯混合后,升温使结晶体溶解,在搅拌条件下,于9~10℃冷却,时间不少于45分钟,再于-2~2℃降温,时间不少于45分钟,然后待体系温度不超过5℃的条件下抽滤;
e.检测重结晶后所得产物的比旋光度:当步骤b中加入的晶种为D-(-)-泛解酸内酯晶体时,若产物的比旋光度则按步骤d再次重结晶,如此反复数次,直至产物的比旋光度得到D-(-)-泛解酸内酯,或者当步骤b中加入的晶种为L-(+)-泛解酸内酯晶体时,若产物的比旋光度则按步骤d再次重结晶,如此反复数次,直至产物的比旋光度得到L-(+)-泛解酸内酯。
当步骤b中加入的晶种为D-(-)-泛解酸内酯晶体时,向母液中补充重量为G3的泛解酸内酯以及与体系损失量G重量相等的水和/或甲苯,升温至30~70℃溶解,然后在搅拌条件下,于13~15℃加入50~100目的L-(+)-泛解酸内酯晶体,按步骤c诱导,再按步骤(3)重结晶、检测比旋光度,得到L-(+)-泛解酸内酯;所述体系损失量为步骤(1)中泛解酸内酯溶液和步骤b所加晶种的总重量与步骤c所得结晶体和母液的总重量之差,即G=G1+G2-G3-G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未经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79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