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件用法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8741.8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7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曹东辉;唐任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3/00 | 分类号: | F16L2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用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法兰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机械上液压件用的法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水利等工程领域,各类施工机械开始被广泛的使用,诸如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等等,这类用于工程建设的施工机械统称为工程机械,现在普遍使用的工程机械主要由行走装置、回转装置、驾驶室、工作装置及液压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液压控制系统是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机械的动作提供动力。
目前在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中,液压管道之间以及液压管道和液压元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直接螺纹连接、管接头连接及法兰连接,其中法兰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具有连接牢固,密封性可靠,抗震性好,拆卸方便的优点,因而被广泛的使用。国内外关于法兰连接油口尺寸的标准主要有SAEJ518标准,采用该标准的液压件油口参见图1所示,液压件1本体中心开设有油口2,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螺孔3,依据SAEJ518标准设计的液压油口需要用相应的法兰实现与管道的连接。在液压系统中,需要对紧固用的螺栓(或螺钉)进行拧紧力校核,一般都是通过使用力矩扳手实现的,由于液压元件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在很多情况下,液压件上螺栓孔的设计布局不利于使用扭矩扳手进行拧紧与校核,使得法兰的连接安装较为困难,容易导致液压管道之间及液压元件和管道之间连接不灵活也不紧密,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件用法兰结构,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得法兰安装较为方便,提高了液压管道之间及液压元件和管道之间的连接灵活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件用法兰结构,包括一液压件本体,所述液压件本体中部开设有油口,所述液压件本体上位于油口一侧开设有第一螺孔及第二螺孔,以所述油口中心为圆心与所述第一及第二螺孔对称在所述液压件本体上另一侧开设有第三螺孔及第四螺孔,所述液压件本体上以油口中心为圆心位于第二螺孔及第四螺孔外侧对称开设有第五螺孔及第六螺孔,所述第五螺孔中心、油口中心及第二螺孔中心构成的夹角等于第一螺孔中心、油口中心及第二螺孔中心构成的夹角,所述第六螺孔中心、油口中心及第四螺孔中心构成的夹角等于第三螺孔中心、油口中心及第四螺孔中心构成的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液压件为目前普遍使用的,包括一液压件本体,所述液压件本体中心开设有油口,用于液压管道之间以及液压管道与液压元件之间的油口连通,在液压件本体上位于油口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螺孔,所述四个螺孔以油口中心为圆心对称设置,法兰通过螺孔固定安装进行液压管道之间以及液压管道与液压件之间的连接。本结构中,在液压件本体上开设第五螺孔及第六螺孔,所述两个螺孔分别开设在第二及第四螺孔外侧,两个螺孔以油口中心为圆心对称设置,这样在原有液压件四螺孔的布局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螺孔,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安装需求,方便利用力矩扳手进行拧紧与校核,增加了管道之间及管道与液压件之间的连接灵活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液压件本体上增设第五螺孔及第六螺孔,第五螺孔及第六螺孔以油口中心为圆心对称,使得法兰的连接安装较为方便,提高了液压管道之间及液压管道与液压件之间的连接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无需对现有的液压件结构进行大规模改变,易于实现;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压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液压件;2、油口;3、螺孔;4、液压件本体;5、油口;6、第一螺孔;7、第二螺孔;8、第三螺孔;9、第四螺孔;10、第五螺孔;11、第六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8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秸秆燃气灶
- 下一篇:汽车转向系统动力吸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