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害气体分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0199.X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3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佃成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72;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害 气体 分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烷及一氧化碳气体化学分解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安全生产成为一个难题,瓦斯爆炸和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的矿难事故频发。这对煤矿安全生产、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安定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煤矿的生产都是采取先抽风后开采的工作模式,巷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都是靠循环通风来稀释的。这种传统处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即甲烷密度(16)及一氧化碳密度(28)均小于空气的平均密度(29),甲烷和一氧化碳气体会在巷道上方产生堆积,浓度超标,通风稀释的作用很有限,因此用传统模式通风稀释甲烷和一氧化碳并不能很好的防范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分解煤矿巷道内空气中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气体的有害气体分解装置。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所述有害气体分解装置,包括一反逆流防爆密封壳体,在所述的反逆流防爆密封壳体内设置有:
传感单元,用来监测室内甲烷浓度,将监测数据输出;
控制装置,用于接收传感单元发出的监测数据,并按预定程序输出分解启动信号;
混合气分解装置,包括混合气分解舱,吸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排气口设有引风装置,还包括一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混合气分解舱相连通;
其中,所述的引风装置和臭氧发生器根据控制装置发出的分解启动信号启动。
进一步地,为使臭氧发生器产出的臭氧气体能够充分的与吸入的混合气体反应,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混合气分解舱之间设有增压泵。
进一步地,为更有效的降低经排气口排出的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含量,所述的混合气分解舱为前后两级,所述两级混合气分解舱之间通过管道串联。所述的增压泵的气体输出端设置有两个气体输出端,前置气体输出端连接在两级混合气分解舱之间的管道上,后置气体输出端连接在后级混合气分解仓与引风装置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增压泵的气体输出端设置有雾化射流器,所述雾化射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气分解舱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混合气分解舱外罩设有防爆密封壳体。在所述防爆密封壳体外设有冷却系统。
进一步地,在所述吸气口与所述混合气分解舱之间的管道内设置有低压单向阀。
进一步地,在所述吸风口进风端口处设置吸风口防静电防尘罩,在所述排风口排风端口处设置排风口防静电防尘罩。
依据以上结构设计的有害气体分解装置,通过射流雾化臭氧,臭氧的强氧化特性会迅速与甲烷、一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防止甲烷爆炸和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具体的化学反应分子式为:CH4+2O3=CO2+2H2O+O2和CO+O3=CO2+O2。
本是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煤矿巷道内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气体微量残留甚至零残留,从而彻底消除了煤矿瓦斯爆炸和一氧化碳中毒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害气体分解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害气体分解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有害气体分解装置,包括一反逆流防爆密封壳体11,在所述的反逆流防爆密封壳体11内设置有:传感单元1,用来监测室内甲烷浓度,将监测数据输出;控制装置2,用于接收传感单元发出的监测数据,并按预定程序输出分解启动信号;混合气分解装置,包括混合气分解舱3,吸气口4和排气口5,在所述排气口5设有引风装置6,还包括一臭氧发生器7,所述臭氧发生器7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混合气分解舱3相连通;其中,所述的引风装置6和臭氧发生器7根据控制装置2发出的分解启动信号启动。
所述的臭氧发生器7的气体输出端与混合气分解舱3之间设有增压泵8,所述增压泵8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气分解舱3相连通。
在所述吸气口4与所述混合气分解舱3之间的管道内设置有低压单向阀12,保证被吸入的气体不会发生逆流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佃成,未经刘佃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01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电暖气
- 下一篇:一种闭口薄壁型钢-保温芯材-薄面板复合节能楼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