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饮水桶瓶盖内盖模具二次强脱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1214.4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9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黄岩大盛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L31/5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水 瓶盖 模具 二次 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桶瓶盖内盖模具二次强脱机构,属于塑料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安装可靠和方便,在饮水桶瓶盖内盖的外壁上部制有卡环,内盖的内壁口部制有倒口,在注塑成型后需要对卡环和倒口进行脱模才能将内盖顶出。已有技术内盖的卡环和倒口脱模采用斜滑块和斜顶杆脱模,其存在的缺点是造成模具内部结构复杂,增加模具投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直接强制脱模,在注塑成型时,内盖还比较软,直接将内盖顶出,但是由于内盖的卡环和倒口都还卡在模具中,同时顶出往往将内盖的卡环或者倒口顶坏,产品废品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二次强制脱模方式,既简化模具内部结构,又保证产品质量的饮水桶瓶盖内盖模具二次强脱机构。
本实用新型饮水桶瓶盖内盖模具二次强脱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上复板连接定模复板和定模板,定模板中安装定模镶块,下复板上安装模脚,模脚内设置顶板,顶板连接顶杆,模脚上安装动模复板和动模板,动模板中安装动模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安装脱料板,动模板与脱料板之间安有顶出弹簧和限位螺钉,在动模镶块中安装内盖的倒口镶块,脱料板中安装内盖的卡环镶块,定模镶块、倒口镶块和卡环镶块之间配合构成模腔,模腔中有成型的内盖,顶杆穿过倒口镶块与内盖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桶瓶盖内盖模具二次强脱机构,脱模时,首先由注塑机动力带动定模板开模,由于在动模板与脱料板之间安有顶出弹簧,定模板开模后,动模板和脱料板的锁模力消失,在顶出弹簧的顶力作用下,顶出弹簧将脱料板跟着定模板同时上顶,脱料板中的卡环镶块带着内盖从动模板中的倒口镶块中强制脱模,完成第一次强制脱模;由于在动模板与脱料板之间安有限位螺钉,在限位螺钉的限位作用下,顶出弹簧将脱料板顶到一定行程后不再上顶,而定模板继续开模,定模板与脱料板分开,最后由注塑机动力带动顶板和顶杆将内盖从卡环镶块中顶出,第二次强制脱模完成。本方案将内盖分成两次强制顶出,顶出时内盖的卡环或者倒口不易损坏,减少产品的废品率,节省成本,同时简化模具内部构造,模具投资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饮水桶瓶盖内盖模具二次强脱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次强制顶出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次强制顶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桶瓶盖内盖模具二次强脱机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连接定模复板3和定模板4,定模板4中安装定模镶块5,下复板2上安装模脚6,模脚内设置顶板7,顶板连接顶杆8,模脚上安装动模复板9和动模板10,动模板10中安装动模镶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板4与动模板10之间安装脱料板12,动模板10与脱料板12之间安有顶出弹簧14和限位螺钉13,在动模镶块11中安装内盖的倒口镶块16,脱料板12中安装内盖的卡环镶块15,定模镶块5、倒口镶块16和卡环镶块15之间配合构成模腔,模腔中有成型的内盖17,顶杆8穿过倒口镶块16与内盖17相接触。脱模时,首先由注塑机动力带动定模板4开模,由于在动模板10与脱料板12之间安有顶出弹簧14,定模板4开模后,动模板10和脱料板12的锁模力消失,在顶出弹簧14的顶力作用下,顶出弹簧14将脱料板12跟着定模板4同时上顶,脱料板12中的卡环镶块15带着内盖17从动模板10中的倒口镶块16中强制脱模,完成第一次强制脱模;由于在动模板10与脱料板12之间安有限位螺钉13,在限位螺钉13的限位作用下,顶出弹簧14将脱料板12顶到一定行程后不再上顶,而定模板4继续开模,定模板4与脱料板12分开,最后由注塑机动力带动顶板7和顶杆8将内盖17从卡环镶块15中顶出,第二次强制脱模完成。本方案将内盖分成两次强制顶出,顶出时内盖的卡环或者倒口不易损坏,减少产品的废品率,节省成本,同时简化模具内部构造,模具投资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黄岩大盛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黄岩大盛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2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