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7714.0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1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姜保国;付中国;张培训;殷晓峰;寇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人骨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姜精斌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剖 胫骨 远端 内侧 接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
背景技术
微创接骨板接骨术(MIPO)是一种现代骨折内固定技术,它采用闭合骨折复位技术,并用无加压的接骨板固定来维持骨折对位,使得手术暴露和软组织剥离程度达到了最小化,减少了对皮肤、骨膜、骨折块等组织的血供破坏,能够提高骨折愈合率,并减少诸如感染或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前,对于胫骨中、远段骨折,虽有许多接骨板可以应用于MIPO技术中,但由于接骨板上均匀分布了太多螺钉孔,不仅增加了医疗成本,还常使临床医师错误的在骨折断端打入了过多螺钉,而导致并发症。临床上尚未有专门为MIPO技术设计的接骨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适用于胫骨骨折,尤其是MI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让骨折更好的愈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所述接骨板有一顶侧面、一用于接触骨头的底侧面和一组螺钉孔,所述螺钉孔分布在所述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的两端,所述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的底侧面为胫骨内侧骨面的解剖形状,以贴附在胫骨远段和中段的内侧骨面。
其中,所述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的中间部分无螺钉孔或分布有一个以上减压槽。
其中,所述接骨板远端的部分螺钉孔的方向分别指向胫骨前外侧的Chaput结节、后踝和内踝。
其中,所述螺钉孔为锁定螺钉孔、滑动加压孔、或滑动加压孔与锁定螺钉孔的交叠孔。
其中,所述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的两端逐渐变薄且头端为弧形。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上的螺钉孔分布在接骨板的两端,按照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的要求,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主要起到对骨折两端的桥接作用,因此只需要在骨折断端的两侧需要采用螺钉固定。只在两端分布有螺钉孔,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使临床医生无法在骨折断端处打入螺钉,因而能更好的按照微创接骨板技术和理念进行操作,让骨折更好的愈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应用于胫骨骨折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现有技术中的接骨板应用到MIPO技术时,存在以下缺点:接骨板上均匀分布着各种各样的螺钉孔,包括接骨板中间部分。按照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的要求,接骨板主要起到对骨折两端的桥接作用,因此只需要在骨折断端的两侧需要采用螺钉固定,而在骨折断端附近,无论骨折线多长,往往不需要螺钉固定。现有的接骨板在其与骨折断端相当的中间部分,往往存在较多的螺钉孔,按照上述技术的要求,这些螺钉孔没有用处。这些螺钉孔的存在不仅增加生产成本,反而有误导医生在骨折断端打入一枚或更多枚螺钉的可能性,而一旦打入了螺钉,将对骨折愈合起到负面影响。本发明的实施例针对现有接骨板的设计缺点,提供一种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适用于微创接骨板技术中,能够让骨折更好的愈合。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有一顶侧面、一用于接触骨头的底侧面和一组螺钉孔1,螺钉孔1分布在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的两端。
本实施例的解剖型胫骨远端内侧桥式接骨板的底侧面可以为胫骨内侧骨面的解剖形状。现有的接骨板往往只是按照胫骨远端1/3的内侧面的解剖形状进行了设计,只能贴附在胫骨远端内侧,与胫骨中段内侧很难贴附。要使整个长接骨板的底侧面与所接触的胫骨内侧骨面贴附,常要预弯。胫骨中下1/3处是最容易骨折的部位,在此处,胫骨远端内侧面与胫骨中上段的内侧骨面在矢状位上有一定程度的扭转。如使用现有的接骨板进行了微创桥接固定,常常导致胫骨内侧皮肤的隆起,增加了皮下软组织的损伤,也使患者感到不适。本实施例可以让接骨板与胫骨远段、中段的内侧骨面都达到良好贴附,避免了术中预弯操作,节省了时间,也减少了皮肤损伤等并发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人骨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人骨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