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跟踪风向跟踪太阳风光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6404.2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8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司海飞;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杨忠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F03D9/00;F03D1/00;H02J7/00;G05D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跟踪 风向 太阳 风光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跟踪风向跟踪太阳风光发电系统,通过自动跟踪风向进行风力发电来转化更多风能,通过自动跟踪太阳进行光伏发电来转化更多太阳能,并在多用途电源装置上集成多种功能,而成的自动跟踪风向跟踪太阳风光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大都结构简单,功能少,已有的风力发电系统大都造型单一,缺少同时自动跟踪风向跟踪太阳的功能,而且发电系统电源装置部分功能少而达不到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用途自动跟踪风向跟踪太阳风光发电系统,克服了现有的普通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普通风力发电系统的不足。此自动跟踪风向跟踪太阳风光发电系统既能够太阳能光伏发电又能够风力发电,而且太阳能光伏发电能自动跟踪太阳,风力发电能自动跟踪风向。多用途电源装置既能够输出12V、6V、5V的直流电又能够输出220V、50HZ的交流电,同时具备数码万年历/电子温度计、直流冷暖箱、GPS定位仪、直流显示屏/MP4、报警器功能。蓄电池既可以太阳能、风能充电,也可以通过市电充电。
本发明自动跟踪风向跟踪太阳风光发电系统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自动跟踪风向跟踪太阳风光发电系统由自动跟踪太阳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自动跟踪风向风力发电装置和多用途电源装置组成。
自动跟踪太阳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和自动跟踪太阳旋转机构。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上部装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下部装有自动跟踪太阳旋转机构。自动跟踪太阳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上部轴承、下部轴承、外壳、大齿轮、小齿轮、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控制器和光感器(光传感器)。旋转轴上端部与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固定连接,旋转轴通过上部轴承和下部轴承安装在外壳中,旋转轴中部装有大齿轮,步进电机装在外壳底部,步进电机输出轴上装有小齿轮,小齿轮和旋转轴中部装有的大齿轮相啮合,步进电机控制器一端与光感器相连,另一端与步进电机相连。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导线与多用途电源装置中充放电控制器相连。此自动跟踪太阳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同时具备太阳能光伏发电和自动跟踪太阳的功能,可以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量。所述光感器安装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上部。
自动跟踪风向风力发电装置包括自动跟踪风向的风力发电机构、轴承、风力发电机支架、支架底座。风力发电机支架上部通过轴承与自动跟踪风向的风力发电机构相连接,并且使自动跟踪风向的风力发电机构能够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向。风力发电机支架下部固定安装在支架底座上。自动跟踪风向的风力发电机构包括叶片、风力发电机和风舵。风力发电机前部装有叶片,风力发电机后部装有风舵。通过风舵,自动跟踪风向,使自动跟踪风向的风力发电机构可以自动跟踪风向。风力发电机通过导线与多用途电源装置中充放电控制器相连。此自动跟踪风向风力发电装置同时具备风力发电和自动跟踪风向的功能,可以增加风力发电机发电量。
多用途电源装置包括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直流输出插座、交流输出插座和直流负载。充放电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端和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充放电控制器的充电端与蓄电池相连,充放电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直流负载和直流输出插座相连,并且通过逆变器与交流输出插座相连。
所述直流负载包括数码万年历/电子温度计、直流冷暖箱、GPS定位仪、直流显示屏/MP4和报警器,上述直流负载分别与充放电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直流输出插座可以输出12V、6V、5V的直流电。所述交流输出插座可以输出220V、50HZ的交流电。
所述蓄电池同时与220V充电器相连,也可以通过市电为蓄电池充电。
所述自动跟踪风向跟踪太阳风光发电系统既可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同时进行,也可以太阳能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单独进行,并且太阳能光伏发电时可以自动跟踪太阳,风力发电时可以自动跟踪风向。将自动跟踪太阳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和自动跟踪风向风力发电装置收集的能量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后再充入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直流负载和直流输出插座相连,并且通过逆变器与交流输出插座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杨忠,未经金陵科技学院;杨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6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