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3233.1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2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宁;袁宁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065 | 分类号: | H01L31/065;H01L31/072;H01L31/20;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质结 太阳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质结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特指利用带隙变化的纳米硅和单晶硅制备异质结太阳电池。属于太阳能电池器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能源紧缺、环境破坏使得清洁能源的太阳能电池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极大的关注,很多国家政府及民间组织投入了大量人力及财力开发和生产属清洁能源的太阳能电池。一直以来,太阳电池研究的两个任务就是降低成本和提高转化效率。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是电池薄膜化,以减少硅的使用,降低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电池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现在围绕着提高效率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提高效率的方法多种多样,这些方法主要包括:蒸镀良好的减反射膜以增大光透过率,促进光的吸收;制作异质结电池并且插入本征层来钝化异质结的界面,来提高光生电流;利用氧化硅、氮化硅、氧化铝钝化电池表面,或者在电池背表面增加一背场,以减少少子复合,进而提高电池效率。所谓背场指的是可对光生少子产生势垒效果的区域,从而减少光生少子在背表面的复合。背场的一种实现方法是利用具有合适功函数的金属与衬底直接接触,靠肖特基势垒在半导体中所引起的能带弯曲起到背场效果。另外的方法是靠一层与吸收区掺杂类型相同,但掺杂浓度更高的掺杂层来实现。
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是单晶硅衬底上沉积硅基薄膜,包括非晶硅,微晶硅,纳米硅,其好处是可以避免单晶硅电池制造过程中的高温扩散工艺,以此来降低能耗。以往报道的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所用的薄膜硅都是单一带隙的,本发明提出利用带隙变化的纳米晶-非晶两相硅薄膜来制造异质结太阳电池,通过带隙的调整,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效率。同时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生长氧化铝薄膜作为P型单晶硅的钝化层,也有利于太阳电池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带隙纳米晶-非晶两相硅薄膜/单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设计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太阳电池芯片选用P型Si片,电阻率在0.05~3Ωcm,厚度在180~220μm。
1、干氧:生长一层氧化硅层,氧化时在硅片的正面和背面同时都会沉积一层氧化层;
2、制绒:利用5%稀释的HF溶液去除正表面氧化层,采用KOH或NaOH加醇的方法腐蚀,利用单晶硅的各向异性腐蚀,在表面形成金字塔结构,碱液的温度80~90℃,浓度1~2%,腐蚀时间15-20min;
3、利用5%稀释的HF溶液去除背面氧化层
4、利用离子束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硅片正面(制过绒的一面)生长变带隙的本征纳米晶-非晶两相硅薄膜;带隙变化范围1.3~1.8eV,厚度30~100nm。
4、利用PECVD方法在本征硅基薄膜上生长n型纳米晶-非晶两相硅薄膜,厚度5~20nm,方块电阻1~10kΩ。
5、利用PECVD方法在正面(长有硅基薄膜的一面)生长一层折射率为2.0~2.2,厚60~80nm的SiNx减反膜;
6、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硅片背面生长一层5~20nm厚的氧化铝(Al2O3)薄膜;
7、上电极制作:利用溅射方法在电池的正面沉积50~80nm厚的ITO透明上电极,ITO膜的方块电阻在10~50Ω,透过率在85~92%左右;
8、背面真空蒸镀铝。
9、快速退火处理:退火温度400~500℃,氮气氛保护,退火时间10~30min。
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纳米晶-非晶两相硅薄膜(包含带隙逐渐变化的本征纳米晶-非晶两相硅和重掺的n型纳米晶-非晶两相硅)和P型体硅制造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纳米晶-非晶两相硅的带隙高于体硅的带隙(1.12eV),所以异质结的开路电压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纳米晶-非晶两相硅的带隙从1.3eV变化到1.8eV,由于带隙是渐变的,p型体硅和纳米晶-非晶两相硅之间的能带缓慢变化,提高了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硅基薄膜层利用了较厚本征纳米晶-非晶两相硅和极薄的n型纳米晶-非晶两相硅的组合,进一步降低了电子-空穴在纳米晶-非晶两相硅层中的复合概率,从而提高短路电流。另外,在实验方案中,利用Al2O3做钝化层,除了可以降低界面态密度,另一方面最新的研究显示在Al2O3/Si界面处有一层固定的负电荷,可以提高载流子的收集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带隙逐渐变化的纳米晶-非晶两相硅/单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纳米晶-非晶两相硅/单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结构设计见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3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同时饮用多种饮料的杯子
- 下一篇:汽车AT变速器制动辅助控制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