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成标引的方法及基于该标引的媒体文件收发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7127.0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7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晶;夏勇;任宁宁;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12/18;H04L29/06;G06F17/30 |
代理公司: | 信息产业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梁军 |
地址: | 10086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成 标引 方法 基于 媒体文件 收发 装置 | ||
1.一种生成标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媒体文件内容的描述信息进行分类生成内容集标引、内容描述标引、内容关联标引和内容策略标引;
将上述四种标引分别进行XML文本编码生成在应用标引;
将内容集标引、内容描述标引和内容策略标引中的部分描述信息进行二进制编码生成网络标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成标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集标引包括的媒体文件内容的描述信息有:
内容集标识、内容集标题、内容集提供者、内容集类型、内容集归集时间、是否免费和附属信息;
所述内容描述标引包括的媒体文件内容的描述信息有:
内容集标识、内容标识、内容标题、内容类型、音轨语言、字幕语言和演职员表;
所述内容关联标引包括的媒体文件内容的描述信息有:
内容标识、内容主要文件数量、内容主要文件URL、内容次要文件数量和内容次要文件URL;
所述内容策略标引包括的媒体文件内容的描述信息有:
内容标识、内容播发开始时间、内容播发结束时间、轮播次数和优先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成标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标引的媒体文件内容的描述信息有:内容集提供者、内容类型和优先级。
4.一种基于标引的媒体文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媒体文件内容的描述信息生成应用标引和网络标引;
播发服务器通过双向网络从终端收集到用户订阅信息或用户行为信息,并据此调整应用标引、网络标引和本次播发的媒体文件内容;
将本次播发的媒体文件内容、调整后的网络标引和应用标引封装成传输数据报文通过单向网络发送给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标引的媒体文件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订阅信息为:
用户希望看到的前五名内容集类型、内容类型和内容集提供者,或者,
用户收看的内容ID、对媒体文件内容的收看评价;
所述用户行为信息为:
播放列表前五名内容集类型、内容类型、内容集提供者和内容ID。
6.一种基于标引的媒体文件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单向网络接收到IP数据包,并对其进行解析过滤;
对解析出的媒体文件内容和应用标引进行存储后播放;
根据用户行为生成用户行为信息或用户订阅信息通过双向网络发送给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标引的媒体文件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IP数据包进行解析过滤的过程包括:
将IP数据包解析成媒体文件内容、应用标引和网络标引;
根据用户行为制作本地网络标引,将与本地网络标引不匹配的网络标引对应的IP数据包过滤掉。
8.一种基于标引的媒体文件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容提供服务器,用于向播发服务器提供媒体文件内容;
播发服务器,用于根据媒体文件内容生成应用标引和网络标引,并根据交互服务器发来的内容热度信息调整应用标引、网络标引和本次播发的媒体文件内容,通过单向网络发送给终端;
交互服务器,用于将终端通过双向网络发来的用户订阅信息或用户行为信息转换成内容热度信息发送给播发服务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标引的媒体文件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发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内容管理模块,用于从内容提供服务器发来的媒体文件内容中提取标引原始信息,并将媒体文件内容发送给报文发送模块;
标引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标引原始信息生成应用标引和网络标引并发送给报文发送模块,同时将应用标引中的内容策略标引发送给任务生成模块;
任务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预览FDT表和轮播FDT,根据交互服务器发来的内容热度信息调整所述内容策略标引以及轮播FDT表,并发送给报文发送模块;
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媒体文件内容、应用标引和网络标引封装后发送给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基于标引的媒体文件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引生成模块进一步包括:
组织模块,用于根据内容管理模块发来的标引原始信息组成标引原始信息数据结构发送给编码模块;
编码模块,用于对标引原始信息数据结构中各标引或标引的部分描述信息进行编码得到应用标引或网络标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71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链路接入及流量负载调度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融合网络中间件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