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状形貌NiAl复合氧化物脱硫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79921.0 申请日: 2010-05-21
公开(公告)号: CN101829539A 公开(公告)日: 2010-09-15
发明(设计)人: 李新勇;赵玲;石勇;肇启东;闫清云;胡喜军;陈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0/08 分类号: B01J20/08;B01J20/30;B01D53/04;B01D53/50
代理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代理人: 梅洪玉
地址: 11602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花 形貌 nial 复合 氧化物 脱硫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气体净化脱硫剂制备领域,涉及一种烟气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到具有花状形貌的NiAl复合氧化物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浓度烟气二氧化硫的治理一直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难点。大量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形成酸雨,酸雨不仅破坏水体、土壤、森林等自然环境,还对人体、动物和植物造成了危害。目前,普遍认为烟气脱硫(FGD)技术是控制SO2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存在一些困难:(1)尚无性能优良的脱硫材料;(2)需消耗大量的脱硫剂;(3)产生液体或固体废弃物等等。例如,用石灰浆液吸收二氧化硫,虽效率高,但投资昂贵,存在废弃物二次污染等,不适宜对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大规模脱除应用。因此,一种成本低廉、可反复使用的吸附材料是值得研究的。

类水滑石是一类阴离子层状化合物,经一定温度焙烧后,脱去层间水、阴离子而形成复合金属氧化物固体。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强碱性、高热稳定性以及金属离子高度分散,因而它们适于吸附低浓度二氧化硫气体。Centi等人(①G,Centi;S,Perathoner.Catal.Today.2006,112,174;②G,Centi;S,Perathoner.Appl.Catal.B:Environ.2007,70,172;③G,Centi;S,Perathoner.Catal.Today.2007,127,219-229.)制备了一系列从水滑石材料制得的Cu-Al复合氧化物,并研究它们对SO2的存储和消除性能。Cheng等人(Cheng,W.P;Yu,X.Y;Wang,W.J;Liu,L;Yang,J.G.;He,M.Y.Catal.Lett.2008,9,1505-1509)在MgAlFe水滑石上浸渍Cu,研究其脱硫能力。陈银飞等人(陈银飞;葛忠华;吕德伟.环境科学学报.2001,21(3),307-311.)利用MgAlFe水滑石,在600℃以上焙烧后脱去表面水和层间水形成MgAlFe复合氧化物,测定它的吸附硫容,发现它对SO2有优良的氧化吸附性能。

目前各种研究多是针对MgAl类水滑石,或是对其负载不同金属来提高对SO2的去除能力,而对其它类水滑石的SO2吸附能力还鲜有报道。研究表明,在脱硫剂中添加Ni改性可以显著提高硫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NiAl类水滑石制得花状形貌的NiAl复合氧化物脱硫剂。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无污染、成本低、产品分散性好的尿素制备法。该材料的特殊形貌使其表面积增大,吸附SO2能力增强。

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如下:

1)微乳液的制备:称3-15gNi(NO3)2·6H2O和2-10gAl(NO3)3·9H2O溶解于50-400ml蒸馏水中,放入水浴磁力搅拌器中,在室温下搅拌直到溶液完全澄清,然后将12-40g尿素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强力搅拌至少1h,得到微乳液;

2)晶化:将以上所得微乳液于90-100℃水浴搅拌下晶化24-48h。

3)洗涤:将得到的样品进行水洗、醇洗、分离,在60℃的条件下干燥,得到NiAl水滑石前驱体。

4)煅烧:将干燥后的样品放入马弗炉中从室温程序升温到500℃,再在500℃的条件下煅烧4h,最终得到花状形貌NiAl复合氧化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所制备的NiAl复合氧化物脱硫剂的X-射线衍射图(XRD)。其中,横坐标是两倍的衍射角(2θ),纵坐标是衍射峰的强度(cps)。

图2是制备的NiAl脱硫剂的扫描电镜图(SEM)。

图3是制备的NiAl脱硫剂的吸附/脱附曲线及孔径分布图。

图4是制备的NiAl脱硫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XPS)。其中,横坐标是结合能(eV),纵坐标是信号强度(cps)。

图5是NiAl脱硫剂在298K和473K下对二氧化硫吸附能力示意图。其中,横坐标是二氧化硫分压力(kPa),纵坐标是二氧化硫的吸附量(mmol/g)。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9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