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淤浆法导流板式乙烯聚合釜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34793.8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8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姜明;王健;胡学悦;高正明;付丽;刘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18;C08F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谢小延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淤浆法 导流 板式 乙烯 聚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淤浆法乙烯聚合釜,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淤浆法导流板式乙烯聚合釜。
背景技术
采用淤浆法生产聚乙烯的生产装置是乙烯聚合釜,乙烯和溶剂在反应釜底部进料,反应产物和溶剂在反应釜顶部出料。乙烯聚合反应是强放热反应,在先技术采用夹套和釜内放置多根套管进行撤热,这种撤热方案由于撤热能力有限而导致反应物料在反应釜停留时间长、反应釜生产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强的反应器撤热能力,从而可提高乙烯的转化率,降低反应釜停留时间的淤浆法导流板式乙烯聚合釜。
本发明所述的淤浆法导流板式乙烯聚合釜由釜体、导流板、搅拌装置、多管分布器构成;导流板为空心板结构,位于釜体内,导流板宽度与釜径之比为0.1~0.3,横截面为抛物线形,与聚合釜内侧壁成30°~90°的夹角;搅拌装置设置在釜体顶部,搅拌装置的搅拌轴向下垂直从釜体和导流板形成的空间中心穿过,下端部位于釜体内中下部,多管分布器上方,搅拌轴的底层桨为径向流搅拌桨,上层桨为轴流式翼型搅拌桨;多管分布器采用套管式结构,均匀分布在釜体底部;釜体外壁设有夹套。
所述的多管分布器的管子数量为2~12根。
乙烯及溶剂从反应器底部通过多管分布器进入反应釜,反应釜撤热采用中空导流板和夹套组合撤热。
本发明淤浆法乙烯聚合釜采用中空导流板结构,中空导流板内通冷却介质。
本聚合釜撤热能力强,从而乙烯的转化率高,解决了聚合釜工程放大时聚合撤热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淤浆法导流板式乙烯聚合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淤浆法导流板式乙烯聚合釜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1、釜体 2、导流板 3、夹套 4、搅拌装置 5、搅拌轴 6、搅拌桨 7、搅拌桨 8、多管分布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淤浆法导流板式乙烯聚合釜由釜体1、导流板2、搅拌装置4、多管分布器8构成;导流板2为中空板结构,位于釜体1内,导流板宽度与釜径之比为0.1~0.3,横截面为抛物线形,与聚合釜内侧壁成30°~90°的夹角;搅拌装置4设置在釜体顶部,搅拌装置的搅拌轴5向下垂直从釜体和导流板形成的空间中心穿过,下端部位于釜体内中下部,多管分布器8上方,搅拌轴的底层桨为径向流搅拌桨7,上层桨为轴流式翼型搅拌桨6;多管分布器8采用套管式结构,均匀分布在釜体底部;釜体外壁设有夹套3。
所述的多管分布器的管子数量为2~12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34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薯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冰火珑口服液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