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木构筑物及土木构筑物的构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7963.1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行本功;长谷川圣记;森川和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工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木 构筑物 构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构筑物及土木构筑物的构筑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在护岸等土木构筑物的施工中,存在使用土木构筑物用单元的倾向。作为这样的土木构筑物用单元,如专利文献1所示,公开了在连结构件(延伸构件)的一端部安装块状构件,并在连结构件的另一端部安装加固构件(摩擦力增大机构)的土木构筑物用单元。在使用该土木构筑物用单元时,准备多个该土木构筑物用单元,使其各块状构件垒积并将其各连结构件配置成大致平行,并将其各连结构件及块状的加固构件(摩擦力增大机构)埋设在碎石等(填充材料)中。由此,基于块状的加固构件与碎石等的摩擦力能够牢固地形成土木构筑物用单元的保持状态,能够构筑稳定且牢固的土木构筑物。
但是,在上述各土木构筑物用单元中,使用比较大的块状构件、加固构件,连结上述构件而成的土木构筑物用单元是重量物。因此,在将各土木构筑物用单元顺次堆叠在设置面上时,通过利用反向铲等提升机械(大型建设机械)将各土木构筑物用单元提升搬送到该设置面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10913号公报
但是,根据施工现场不同,存在不能容易地运入提升机械的场所,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够将各土木构筑物用单元提升搬送到设置面的各设置位置上。因此,在不能够将土木构筑物用单元提升搬送到设置面上时,由于通过人手不能够搬送,因此很难在设置面上堆叠多个土木构筑物用单元来构筑土木构筑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以上的情况而提出,其第一技术性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伴随不能使用大型的提升机械而不能够搬送土木构筑物用单元的情况下,也与使用这样的土木构筑物用单元进行施工的情况同等的土木构筑物,其中,所述土木构筑物用单元是通过连结构件将块状构件与块状的加固构件连结而成的。
第二技术性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构筑上述土木构筑物的土木构筑物的构筑方法。
为了完成上述第一技术性课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提供一种土木构筑物,在倾斜基础面前方的设置面上与该倾斜基础面对置而配置有填充材料层,在该填充材料层的表面侧以堆叠多层的状态配置有多个块状构件作为表面层,在所述填充材料层的背面侧,在形成与所述各层的块状构件对应的状态下配置有加固构件,所述各层的块状构件与所述加固构件通过横穿所述填充材料层的连结构件连结,其中,
所述连结构件的一端部与所述块状构件的上表面部连结,
所述连结构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加固构件的上表面部连结。作为本技术方案1的优选方式,如技术方案2~7所述。
为了完成上述第二技术性课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提供一种土木构筑物的构筑方法,在倾斜基础面前方的设置面上与该倾斜基础面对置而配置填充材料层,在该填充材料层的表面侧以堆叠多层的状态配置多个块状构件作为表面层,在所述填充材料层的背面侧,在形成与所述各层的块状构件对应的状态下配置加固构件,所述各层的块状构件与所述加固构件通过横穿所述填充材料层的连结构件连结,其中,
在所述设置面上以隔开间隔并对置的状态分别堆叠所述各层的块状构件和所述加固构件,
在每次结束所述各层的块状构件及与该块状构件对置的加固构件的堆叠时,通过连结构件连结所述块状构件的上表面部与所述加固构件的上表面部,
在通过所述连结构件连结的块状构件与加固构件之间填充用于形成所述填充材料层的填充材料。作为本技术方案8的优选方式,如技术方案9以下所述。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工学株式会社,未经环境工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7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