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动力滚筒采煤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3428.0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6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殿飞 |
主分类号: | E21C25/06 | 分类号: | E21C25/06;E21C25/10;F16D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232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滚筒 采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煤机,特别涉及一种双动力滚筒采煤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为煤锯采煤法,工作面的煤锯一般是由双向割煤的碎煤刀组成,0.5~1.0m一组碎煤刀,煤锯与牵引钢丝绳相连接,钢丝绳绕过导向轮与巷道中的绞车相连,通过绞车使锯绳压紧煤壁,做往返运动,拉出槽沟,煤壁在矿山压力作用下自行垮落,然后靠自溜运出工作面。煤锯采煤法的工作面无人,工人劳动强度低,但效率较低,1.2m以上煤层开采难度大,钢丝绳容易拉断,且不容易修复,每向前割一段煤必须重新钻眼,以保留煤柱,回采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回采率高的双动力滚筒采煤机。
本实用新型双动力滚筒采煤机,其中:风巷滚筒电机水平布置在水平的风巷内,机巷滚筒电机水平布置在风巷下面的水平的机巷内,所述风巷滚筒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柔性连接结构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机巷滚筒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柔性连接结构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分别通过活动支架固定在所述风巷内和所述机巷内,
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结构连接有若干滚筒,所述滚筒上固定有沿所述滚筒轴向螺旋布置的碎煤刀,所述碎煤刀压在所述风巷与所述机巷之间的回采工作面上。
本实用新型双动力滚筒采煤机,其中:所述滚筒长度为0.5~10m。
本实用新型双动力滚筒采煤机,其中:所述柔性连接结构为万向轴或十字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双动力滚筒采煤机风巷滚筒电机与机巷滚筒电机同时运转,带动滚筒旋转,碎煤刀破煤,滚筒所经过位置形成槽沟,煤壁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结合滚筒的震动,自行垮落,因此工作效率高、回采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动力滚筒采煤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双动力滚筒采煤机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双动力滚筒采煤机,其中:风巷滚筒电机2水平布置在水平的风巷11内,机巷滚筒电机4水平布置在风巷下面的水平的机巷12内,风巷滚筒电机2与机巷滚筒电机4启动关闭同步,转向相反,转速相同。
风巷滚筒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万向轴、十字联轴器等柔性连接结构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1,机巷滚筒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万向轴、十字联轴器等柔性连接结构连接有第二转动杆41,第一转动杆21和第二转动杆41分别通过活动支架14、15固定在风巷11内和机巷12内,活动支架用于调整第一转动杆21和第二转动杆41高度和水平位置。
第一转动杆21与第二转动杆41之间通过万向轴、十字联轴器等柔性连接结构连接有若干滚筒6,滚筒6上固定有沿滚筒6轴向螺旋布置的碎煤刀61,碎煤刀61压在风巷11与机巷12之间的回采工作面13上。每个滚筒6长度为0.5~10m。
本实用新型双动力滚筒采煤机的工作过程如下:风巷滚筒电机2与机巷滚筒电机4同时运转,带动第一转动杆21、第二转动杆41、滚筒6旋转,碎煤刀61破煤,滚筒6所经过位置形成槽沟,煤壁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结合滚筒6的震动,自行垮落,然后靠煤炭自溜运出工作面,再由机巷输送机将煤运出,完成回采。采空区支护与现有技术相同,采用气垛5支架,气垛牵引电机3用于移动气垛5。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殿飞,未经张殿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3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