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隔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0845.3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88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D·埃米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00 | 分类号: | H02B1/00;H01F27/00;F16J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苏 娟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隔膜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发电或者电力传输应用中的流体(气体 或油)填充的高压电气设备,例如变压器、反应器、穿墙套管或者 变压器进线套管等上的安全隔膜组件。
背景技术
安全隔膜或者防爆膜是一种压力释放装置,其保护器皿或者系 统免受过压。安全隔膜具有一次性的薄膜,其在预定压力下失效。 该薄膜通常是薄的金属箔,但是几乎任何材料都可以被用于特殊的 应用。安全隔膜的最普遍的形式是一种薄的金属弹片。安全隔膜对 系统压力的增加提供快速响应,并且一旦薄膜失效,它将不会再密 封。
安全隔膜可以用作单个的保护装置或者用作传统的安全阀的备 用装置,如果压力增加并且安全阀不能起作用或者如果安全阀不能 足够迅速地释放压力,安全隔膜将爆裂并释放压力。
安全隔膜是保护免受过压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在额定压力下裂 开很重要。如果安全隔膜弹片稍有一点损坏,爆裂压力就可能被改 变。而且,当安全隔膜被暴露在负压或者真空中时,例如在充满气 体或者其它介质(如油)之前排空电气设备时,很小的损坏都能导 致用于过压保护的安全隔膜发生毁坏。因此,在组装和操作的过程 中保护安全隔膜免受工具或者轻击的损坏很重要。
为了保证安全隔膜在被组装到电气设备上时不受损坏,希望在 装配之前对安全隔膜进行测试,而不是当排空设备时才对其进行测 试。
如果安全隔膜因为爆裂或破裂已释放了压力,则必须更换隔膜。 需要设计简单且安全的安全隔膜组件来替换安全隔膜。
安全隔膜组件应当允许其从设备上移去并进行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安全隔膜组件,其能解决多 个明确的问题。
根据权利要求书第1项的安全隔膜组件保护安全隔膜在运输、 组装和操作过程中免受工具或轻击的损坏。进一步,安全隔膜组件 允许安全隔膜进行简单的替换,同时也允许安全隔膜相对于其要保 护的对象单独地进行测试。安装隔膜能在组装之前进行测试或者通 过从电气装置上移去安全隔膜组件并对其进行单独地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是一种用于安装在包含流体的电气 设备上的安全隔膜组件,包括:下凸缘、可替换的安全隔膜、以及 上凸缘,上凸缘设置在安全隔膜之上并且在将所述安全隔膜设置在 下凸缘和上凸缘之间的状态下被紧固到下凸缘中,安全隔膜组件被 设置成紧固在电气设备上并且下凸缘比上凸缘更靠近电气设备地被 安装。安全隔膜组件的上凸缘设置有盖,用于保护安全隔膜免受意 外损坏,但是如果安全隔膜爆裂则允许流体溢出。
实施方式示出的安全隔膜组件设置在以下类型的电气设备上: 穿墙套管、变压器进线套管、变压器或者反应器。
附图说明
附图构成了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且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 实施方式,其能有各种形式的变形。
图1示出了安全隔膜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安全隔膜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隔膜组件1的一种实施方式。该 安全隔膜组件1包括通过在附图中用螺钉示例的紧固部件10连接到 电气设备的具有底面的环形下凸缘2。上凸缘3设置在下凸缘2的上 部,安全隔膜4设置在两个凸缘之间。当上凸缘3通过紧固部件11 与下凸缘2连接时,安全隔膜被固定在两个凸缘之间。该组件在凸 缘之间、下凸缘2和电气设备之间设有密封件。
下凸缘2和安全隔膜4形成与电气设备内部的流体(气体或油) 相连通的容积。如果设备所承受的压力大于安全隔膜4被设计能够 承受的压力,隔膜将会爆裂并且填充有气体或油的电气设备中的流 体将溢出到外部,由此减小设备中的压力。
上凸缘3设置有一体地形成于其中的盖6,该盖6保护安全隔膜 4免受会改变安全隔膜4的爆裂压力的意外损坏。盖设置有开孔,例 如是多个小孔,一旦隔膜爆裂,这些小孔允许电气设备中的流体(气 体或油)流过盖6。
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隔膜组件1也允许操作者在几分 钟内通过移去上凸缘3、用新的安全隔膜替换坏的安全隔膜并且连接 上凸缘3来容易地更换安全隔膜4。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安全隔膜组件1可以设置有保护盖5,其 能进一步保护安全隔膜4免受环境影响,并且进一步保护隔膜在操 作中免受工具的意外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技术有限公司,未经ABB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08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式冷却排渣装置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的二次光学透镜及其阵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