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存在多孔管的油气井的控流过滤器管柱分段控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0793.1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裴柏林;薛泳;章诵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25;E21B4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0010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存在 多孔 油气 流过 滤器 管柱 分段 方法 | ||
1.一种存在多孔管的油气井的控流过滤器管柱分段控流方法, 已下入多孔管油气井包括油气井井壁和下入油气井内的多孔管,所述 多孔管靠近井口一端和井壁之间固定连接,多孔管与井壁之间形成一 个环空;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过滤器管柱分段控流包括下列步骤:
1)、下入控流过滤器管柱:在多孔管内通过下入管柱下入一个控 流过滤器管柱,所述控流过滤器管柱上设置有控流过滤器,所述控流 过滤器管柱和井壁之间固定连接,控流过滤器管柱和多孔管之间形成 一个环空;
2)、填充防窜流封隔颗粒:向控流过滤器管柱和多孔管之间的环 空内注入携带防窜流封隔颗粒的携粒液;携粒液携带防窜流封隔颗粒 通过多孔管上的孔同时进入多孔管和井壁之间的环空内,防窜流封隔 颗粒同时在控流过滤器管柱和多孔管之间的环空及多孔管和井壁之 间的环空内堆积、填充并充满控流过滤器管柱和多孔管之间的环空及 多孔管和井壁之间的环空。
3)、封闭:封闭填充满防窜流封隔颗粒的控流过滤器管柱和多孔 管之间的环空;同时也使得多孔管和井壁之间的环空中的封隔介质被 封闭;
4)、脱开连接控流过滤器管柱的下入管柱,形成在控流过滤器管 柱和多孔管之间的环空内及多孔管和井壁之间的环空内同时填充满 防窜流封隔颗粒的完井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在多孔管的油气井的控流过滤器管柱 分段控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防窜流封隔颗粒的携粒液为水 或水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在多孔管的油气井的控流过滤器 管柱分段控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窜流封隔颗粒为平均粒径为 0.05-1.0mm、密度为0.8-1.4g/cm3的高分子聚合物颗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在多孔管的油气井的控流过滤器管柱 分段控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窜流封隔颗粒为平均粒径为 0.1-0.5mm、密度为0.94-1.06g/cm3的高分子聚合物颗粒。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在多孔管的油气井的控流过滤器管柱 分段控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窜流封隔颗粒为平均粒径为 0.1-0.5mm、密度为0.90-0.98g/cm3的高密度聚乙烯颗粒。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在多孔管的油气井的控流过滤器管柱 分段控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窜流封隔颗粒为平均粒径为 0.05-1.0mm、密度为0.96-1.06g/cm3的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交联共聚物颗 粒。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在多孔管的油气井的控流过滤器管柱 分段控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窜流封隔颗粒为平均粒径为 0.05-1.0mm、密度为0.8-1.2g/cm3的聚丙烯和聚氯乙烯高分子聚合物 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07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