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音传输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47593.3 申请日: 2009-06-11
公开(公告)号: CN101605291A 公开(公告)日: 2009-12-16
发明(设计)人: 姜开利;肖林;陈卓;范守善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4R23/00 分类号: H04R23/00;H04R1/02;H04R1/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4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声音 传输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声音传输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声音传输 系统。

背景技术

声音传输系统包括有线声音传输系统及无线声音传输系统两类。传统的 有线声音传输系统一般由一声电转换装置、一输电线路以及一电声转换装置 组成。该声电转换装置一般为一话筒或麦克风,该电声转换装置一般为一听 筒、扬声器或耳机。该声电转换装置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输电线路 将电信号传递至电声转换装置,该电声转换装置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 然而,受到输电线路的限制,这种有线声音传输系统的远距离声音传输成本 较高,另外,该声音传输系统必须在一有电环境下工作,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无线声音传输系统在有线声音传输系统的基础上,将输电线路替换为电 波/波电转换装置,通过将电信号转换成电磁波、红外波或微波等无线信号在 空间中发送、传输并接收。然而,上述无线声音传输系统在接收到无线信号 后,需要将无线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电声转换装置转换成声音信号, 其结构较为复杂。另外,该无线声音传输系统的接收端仍需在一有电环境下 工作。并且,该电声转换装置,如电动式扬声器,需要使一音圈在一磁铁形 成的磁场中运动,进而带动振膜振动发出声音,而扬声器中的磁铁可能对其 它与之靠近的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声音传输系统可以进一步通 过光发送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并通过光接收器将 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声电转换装置还原成声音信号。然而, 这种声音传输系统只是将光信号代替传统的无线信号,在接收端仍需将光信 号转换成电信号,同样存在结构复杂且需要电力支持的问题。

光声效应是指当物质受到周期性强度调制的光照射时,会产生声音信号 的现象。当物质受到光照射时,物质因吸收光能而受激发,并通过非辐射跃 迁使吸收的光能全部或部分转变为热。如果照射的光束经过周期性的强度调 制,则在物质内产生周期性的温度变化,使这部分物质及其邻近的媒质热胀 冷缩而产生应力(或压力)的周期性变化,因而产生声音信号,此种声音信 号也称为光声信号。光声信号的频率与光调制频率相同,其强度和相位则决 定于物质的光学、热学、弹性和几何的特性。目前,利用光声效应制造的光 声谱仪及光声显微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物质组分分析检测领域。例如,现有 技术中的光声谱仪一般包括一光源、一样品室及一信号检测器。该光源一般 为一调制的脉冲激光源或连续激光源。该信号检测器一般为一麦克风。该样 品室中放置有待测的样品,该样品材料不限,可以为气体、液体或固体材料, 如一固体粉末或一生物样品等。该激光源发射激光照射到样品室中的样品上, 由于光声效应中产生的声能直接正比于物质吸收的光能,而不同成分的物质 在不同光波的波长处出现吸收峰值,因此当具有多谱线或连续光谱的光源以 不同波长的光束相继照射样品时,样品内不同成分的物质将在与各自的吸收 峰相对应的光波波长处产生光声信号极大值。该信号检测器通过检测该光声 信号的极大值,从而判断待测样品的材料种类。

然而,一般材料受到光吸收能力的限制,产生的光声信号强度较弱,且 频率范围在兆赫兹以上,只能通过麦克风或压电传感器等换能装置接收,因 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利用光声效应制造的发声元件,以及应用该发声元件 制造的声音传输系统,使其产生的声音信号能直接被人耳感知。

自九十年代初以来,以碳纳米管(请参见Helical microtubules of graphitic carbon,Nature,Sumio Iijima,vol 354,p56(1991))为代表的纳米材料以其独特 的结构和性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近几年来,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 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不断显现出来。例如,由于碳纳米管所 具有的独特的电磁学、光学、力学、化学等性能,大量有关其在场发射电子 源、传感器、新型光学材料、软铁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不断被报道。然 而,现有技术中却尚未发现碳纳米管作为发声元件用于声学领域。

发明内容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声音传输系统,该声音传输系统结构简单,该 声音传输系统中的发声元件无需磁铁,可在无电的条件下直接发出能够被人 耳感知的声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47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表面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201821972954.9
  • 杨鑫峰;祖峰磊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8-11-27 - 2019-08-20 - H04R23/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该表面发声装置包括激励器、振动部和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呈片状结构,所述振动部被设置在所述连接元件上,所述激励器被设置在所述振动部上,所述连接元件的边缘用于与电子设备的表面的其他部分连接,所述连接元件与所述表面的其他部分共同构成所述表面,所述连接元件被配置为用于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激励器被配置为用于提供驱动力。
  • 一种双骨导传声器-201821776854.9
  • 孙飞;余志勇 - 深圳市伊声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0-31 - 2019-08-09 - H04R23/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骨导传声器,包括壳体,麦克风组件包括第一骨导传声器和第二骨导传声器,第一骨导传感器包括第一软胶壳体以及第一声学器件,第二骨导传感器包括第二软胶壳体以及第二声学器件,第一骨导传声器和第二骨导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壳体上且互不接触,电路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接口、模数转换芯片、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数模转换芯片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通过线缆分别与第一骨导传声器和第二骨导传声器连接,数模转换芯片将mic1信号和mic2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对数字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数模转换芯片将降噪后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通过输出接口输出。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外部噪音对通话的影响,提高通话质量。
  • 用于参数音频系统的可调谐感应器件及相关方法-201480052736.1
  • E·G·诺里斯 - 乌龟海岸公司
  • 2014-09-24 - 2019-06-28 - H04R23/00
  • 用于优化具有耦合在放大器与发射器之间的罐形磁芯感应器件的参数发射器系统的设备和方法。罐形磁芯感应器件允许罐形磁芯结构的两个半部之间形成的气隙的调整,以调整其感应值。该制造后的可调整性允许由音频系统中的其它组件的操作造成的差异的校正,并且以解释不同放大器/发射器组合的电路中的细微差异。因为系统的效率取决于放大器、感应器件与发射器之间的功能关系,所以这允许信号的微调,以获得高品质。
  • 一种激光发射接收装置-201711356934.9
  • 赵珠峰 - 赵珠峰
  • 2017-12-16 - 2019-06-25 - H04R23/00
  • 本发明涉及激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包括发射器、扩束器、半透半反镜、聚焦透镜、高速CCD模块、光功率计;所述发射器发射的光斑经扩束器调整发射到半透半反镜上;所述半透半反镜将一部分光线反射到光功率计上,另一部分光线穿过半透半反镜打到接收目标物上;所述聚焦透镜是将半透半反镜反射回来的光线聚焦投射到高速CCD模块;所述聚焦透镜为只允许650nm光通过的镀膜聚焦透镜。本发明的优点是,发射器与半透半反镜、聚焦透镜、高速CCD模块可设于一体,有效将发射器与接受装置组合,安装方便。
  • 一种激光发射接收装置-201711285892.4
  • 姚雨辉 - 姚雨辉
  • 2017-12-07 - 2019-06-18 - H04R23/00
  • 本发明涉及激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包括发射器、扩束器、半透半反镜、聚焦透镜、高速CCD模块、光功率计;所述发射器发射的光斑经扩束器调整发射到半透半反镜上;所述半透半反镜将一部分光线反射到光功率计上,另一部分光线穿过半透半反镜打到接收目标物上;所述聚焦透镜是将半透半反镜反射回来的光线聚焦投射到高速CCD模块;所述聚焦透镜为只允许650nm光通过的镀膜聚焦透镜。本发明的优点是,发射器与半透半反镜、聚焦透镜、高速CCD模块可设于一体,有效将发射器与接受装置组合,安装方便。
  • 一种激光发射接收装置-201711201679.0
  • 张萌 - 张萌
  • 2017-11-27 - 2019-06-04 - H04R23/00
  • 本发明涉及激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包括发射器、扩束器、半透半反镜、聚焦透镜、高速CCD模块、光功率计;所述发射器发射的光斑经扩束器调整发射到半透半反镜上;所述半透半反镜将一部分光线反射到光功率计上,另一部分光线穿过半透半反镜打到接收目标物上;所述聚焦透镜是将半透半反镜反射回来的光线聚焦投射到高速CCD模块;所述聚焦透镜为只允许650nm光通过的镀膜聚焦透镜。本发明的优点是,发射器与半透半反镜、聚焦透镜、高速CCD模块可设于一体,有效将发射器与接受装置组合,安装方便。
  • 一种激光发射接收装置-201711201961.9
  • 张旭 - 张旭
  • 2017-11-27 - 2019-06-04 - H04R23/00
  • 本发明涉及激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包括发射器、扩束器、半透半反镜、聚焦透镜、高速CCD模块、光功率计;所述发射器发射的光斑经扩束器调整发射到半透半反镜上;所述半透半反镜将一部分光线反射到光功率计上,另一部分光线穿过半透半反镜打到接收目标物上;所述聚焦透镜是将半透半反镜反射回来的光线聚焦投射到高速CCD模块;所述聚焦透镜为只允许650nm光通过的镀膜聚焦透镜。本发明的优点是,发射器与半透半反镜、聚焦透镜、高速CCD模块可设于一体,有效将发射器与接受装置组合,安装方便。
  • 一种用于探测声波的U型放大管-201820642424.1
  • 谭承旦;何茜;刘嵘 - 长沙理工大学
  • 2018-05-02 - 2019-05-03 - H04R23/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探测声波的U型放大管,U型管的两口径大小不一样,并用与两口径相吻合的声敏膜片(FEP膜)与两口径紧密贴合,使U型管内为密闭空间。两声敏膜片的表面为圆弧状,用于耦合声波。将本实用新型用于光纤麦克风等传感器,能有效提高传感器的探测能力,有效解决微弱声波信号难以探测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性好,实用价值高。
  • 一种双骨导传声器及噪音去除实现方法-201811282789.9
  • 孙飞;余志勇 - 深圳市伊声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0-31 - 2019-04-16 - H04R23/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骨导传声器,包括壳体,麦克风组件包括第一骨导传声器和第二骨导传声器,第一骨导传感器包括第一软胶壳体以及第一声学器件,第二骨导传感器包括第二软胶壳体以及第二声学器件,第一骨导传声器和第二骨导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壳体上且互不接触,电路组件包括输入接口、模数转换芯片、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数模转换芯片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通过线缆分别与第一骨导传声器和第二骨导传声器连接,数模转换芯片将mic1信号和mic2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对数字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数模转换芯片将降噪后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通过输出接口输出。本发明可有效降低外部噪音对通话的影响,提高通话质量。
  • 一种热致发声装置的制备方法及装置-201510705537.2
  • 任天令;陈源泉;杨轶 - 清华大学
  • 2015-10-27 - 2019-04-05 - H04R23/00
  • 本发明涉及发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致发声装置的制备方法及装置。该热致发声装置的制备方法主要为在基底表面旋涂光刻胶,利用有多个成阵列排列的不透光图案的光刻板对基底曝光、显影溶解,以在基底上形成包括多个成阵列排列的柱体光刻胶体的刻蚀掩膜层,然后对其进行刻蚀,以在刻蚀掩膜层和基底之间形成包括多个成阵列排列的锥体结构的基底结构层;去除刻蚀掩膜层后,在基底结构层上溅射一金属薄膜层,并在其上覆盖一通过基底结构层的椎体顶点支撑的石墨烯层;该热致发声装置是通过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该热致发声装置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热致发声装置具有阵列型点‑面接触结构,该热致发声装置具有高效的发声效率和发声强度。
  • 一种基于光声效应的碳纳米管扬声系统-201811495253.5
  • 朱本鹏;陈琳;侯展;李卓颖;许泽华;杨晓非 - 华中科技大学
  • 2018-12-07 - 2019-03-22 - H04R2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声效应的碳纳米管扬声系统,包括音频处理模块、信号驱动模块和碳纳米管扬声器;音频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第一音频信号,其输出端用于输出电信号;信号驱动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电信号,其输出端用于输出光信号;碳纳米管扬声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光信号,其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音频信号。其中碳纳米管扬声器为碳纳米管阵列。本发明摆脱传统电线对扬声器的束缚,利用可见光来传递信号,采用的碳纳米管阵列具有特殊结构,可以获得很好的频响特性,输出的音频信号声压稳定,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LED光的强弱改变输出的音频信号的音量大小,实现对声音的调控。
  • 非头戴式骨导声信号传输装置-201821557743.9
  • 蓝天翔;蓝军;姜鸿彦 - 佛山市威耳听力技术有限公司
  • 2018-09-21 - 2019-03-12 - H04R23/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非头戴式骨导声信号传输装置,包括手环和指环,手环包括手环本体以及设置于手环本体内的声音采集机构、DSP芯片、蓝牙发射器和第一电池,声音采集机构、DSP芯片、蓝牙发射器和第一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指环包括指环本体以及设置于指环本体内的骨导振子、蓝牙接收器和第二电池,骨导振子、蓝牙接收器和第二电池通过导线连接,蓝牙接收器与蓝牙发射器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当需要聆听声音时,把骨导振子紧贴于耳屏位置,一方面耳屏挡住外耳道入口,隔离外界环境声通过空气传导进入耳内,另一方面骨导振子紧贴于颅骨,通过骨传导把声音传入耳内,从而实现聆听,当不需要聆听时,可以把指环套在其他手指上,携带方便。
  • 头戴式显示器和方法-201810966593.5
  • 安东尼奥·约翰·米勒 - 脸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8-08-23 - 2019-03-05 - H04R2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和方法。实施方式涉及减小多个骨传导换能器使用期间的串音振动的串音消除。例如向用户提供音频的头戴式显示器(HMD)的系统使用振动传感器检测由骨传导换能器所引起的振动。具体地,振动传感器可生成表示由于用户的特定耳部区域处的串音导致的残余振动的错误信号。该系统使用针对通过用户的头部的噪声传播路径的估计的传递函数以生成抗串音信号。响应于抗串音信号,骨传导换能器传输减小特定耳部区域处的错误信号的抗串音振动。
  • 电子组件-201820601854.9
  • 袁世明;袁子;姜开利;范守善;周铁英;闫鑫 - 精拓丽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2018-04-25 - 2019-02-15 - H04R23/00
  • 公开了一种电子组件,包括显示屏组件、侧框、后壳、多个压电换能器和柔性电路板。多个压电换能器设置于侧框的凹槽内,通过柔性电路板与压电换能器电连接,压电换能器可以将电能和机械能进行相互转换以使得电子组件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替换多媒体设备上设置的传统扬声器或受话器,提升扬声器的灵敏度和音质。同时可以将压电换能器设置在显示屏的边缘,因此可以匹配全面屏,进而增加压电换能器应用范围。
  • 静电容量型转换器-201510111785.4
  • 奥川晃宏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2015-03-13 - 2018-12-21 - H04R23/00
  • 一种静电容量型转换器,可提高隔膜的耐粘附性和耐破损性。本发明的静电容量型转换器在具有空洞(35)的基板(32)上配设有隔膜(33)。从隔膜(33)的外周延伸的脚片(36)通过锚固件(38)固定在基板(32)上。隔膜(33)的上方通过保持固定电极板(40)的背板(34)覆盖。在背板(34)的下面,向隔膜(33)突出有多个止动件(43a、43b)。止动件由突出长度不同的两种止动件构成,在与隔膜(33)的固定部附近或隔膜(33)的外周部相对的区域设置的止动件(43b)的突出长度比设于其以外的区域的止动件(43a)长。
  • 一种新型等离子播音装置-201820907205.1
  • 吕东旭;李盛;武文胜 - 西京学院
  • 2018-06-12 - 2018-12-11 - H04R23/00
  • 一种新型等离子播音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电压和信号处理模块、高压包和两个相对设置的铜片,电压和信号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高压包的信号输入端,高压包的输出高压通过导线连接分别两个相对设置的铜片;使用时,电压转换器处理电压供音频信号处理模块使用,经过音频信号处理模块处理的信号传送至高压包处理成高电压,加载在铜片上,击穿空气是空气电离发声;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没有振膜震动的情况下进行发声,对环境影响小,对周围需要稳定工作环境的设备更安全的优点。
  • 一种沉浸式全息音与3D图像融合实现系统-201510123640.6
  • 张政祎 - 深圳市环球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3-20 - 2018-11-09 - H04R2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浸式全息音与3D图像融合实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控制全息音音频播放、3D图像视频播放、投影机装置投影、电箱控制参数及控制第一灯光特效装置开关的中控服务器;用于向投影机装置输出视频信号及存储视频源文件的高清投影播放装置,所述高清投影播放装置通过串口线与所述中控服务器连接,还与所述投影机装置通讯连接;用于接收高清投影播放装置的视频信号并投影播放视频的投影机装置,所述投影机装置通过串口线和所述中控服务器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全息声效,视觉内容及环境特效设计相结合,使游客同时体验视、听、触、感四维效果,增加了主题公园听音室的效果展示方式。
  • 一种点声源发声装置及发声方法-201810402573.5
  • 唐俊 - 苏州静声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4-28 - 2018-09-04 - H04R2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声源发声装置及发声方法,包括激光发生器、设于激光发生器的激光出射口的脉冲激光头、位于脉冲激光头射出的脉冲激光的光路上的激光聚焦透镜,通过聚焦脉冲激光形成能够击穿空气的光斑,光斑的光强大于等离子体生产的光强阈值,空气被击穿的同时产生具有快速膨胀特性的等离子体小爆炸,膨胀的等离子体产生一个具有短而高的峰值的压力脉冲,该压力脉冲的频率能够超过100kHz,在击穿点附近,该压力脉冲作为非线性超音速冲击波传播,冲击波的传播速度由击穿空气时释放的能量决定;对于mJ能量范围的激光脉冲能量,该冲击波迅速衰减为声波,以得到具有足够声压、具备空间全指向性的点声源,该点声源是可重复的。
  • 电子组件-201810379655.2
  • 袁世明;袁子;姜开利;范守善;周铁英;闫鑫 - 精拓丽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2018-04-25 - 2018-07-27 - H04R23/00
  • 公开了一种电子组件,包括显示屏组件、侧框、后壳、多个压电换能器和柔性电路板。多个压电换能器设置于侧框的凹槽内,通过柔性电路板与压电换能器电连接,压电换能器可以将电能和机械能进行相互转换以使得电子组件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替换多媒体设备上设置的传统扬声器或受话器,提升扬声器的灵敏度和音质。同时可以将压电换能器设置在显示屏的边缘,因此可以匹配全面屏,进而增加压电换能器应用范围。
  • 一种无振膜光纤激光传声器-201711461692.X
  • 刘超;周瑜;王坤博;魏晓村;王勇;马春宇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
  • 2017-12-28 - 2018-06-15 - H04R23/00
  • 一种无振膜光纤激光传声器,包括泵浦源、波分复用器、光纤布拉格光栅、掺杂光纤、法布里‑珀罗标准具和输出光纤,所述泵浦源的输出端与波分复用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波分复用器的第二端口依次与光纤布拉格光栅、掺杂光纤和法布里‑珀罗标准具顺序连接,波分复用器的第三端口与输出光纤连接。该无振膜光纤激光传声器采用光纤激光谐振腔,控制光纤布拉格光栅与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温度系数保持相同,使得光纤布拉格光栅中心波长和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谐振波长随温度变化保持协同漂移,保持光纤激光传声器灵敏度不变,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频响范围宽等优点,适用于语音通讯和声探测等领域。 1
  • 热致发声装置-201210582215.X
  • 魏洋;范守善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2012-12-28 - 2018-05-01 - H04R2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致发声装置,包括一第一基底,具有一表面,所述第一基底的该表面具有多个凹部;一热致发声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的表面,所述热致发声元件在所述凹部的位置悬空设置;一第一电极和一第二电极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热致发声元件电连接;以及一第二基底,所述第二基底与所述第一基底将所述热致发声元件夹持在中间,所述第二基底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与所述多个凹部至少部分对应设置。
  • 热致发声装置及其制备方法-201410346736.4
  • 魏洋;魏浩明;林晓阳;范守善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2014-07-21 - 2018-05-01 - H04R2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致发声装置,包括基底、第一电极、第二电极、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支撑元件及第一碳纳米管膜,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互间隔的设置在该基底的表面,该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支撑元件并分别设置在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的表面,该第一碳纳米管膜通过该至少两个支撑元件的支撑而部分悬空设置,该支撑元件将该第一碳纳米管膜分别与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电连接,该支撑元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碳纳米管,该多个碳纳米管基本垂直于该基底的表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热致发声装置的制备方法。
  • 微波等离子体扬声器-201711153493.2
  • 傅文杰;黎晓云;韩中昱 - 成都溢杰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1-20 - 2018-04-20 - H04R23/00
  • 微波等离子体扬声器,涉及微波激发等离子体和等离子体发声技术。本发明包括矩形波导,在矩形波导的一端设置有微波源,另一端设置有等离子体发生器和短路活塞,矩形波导上还设置有微波反射功率调配装置。本发明功率高,低频声音效果好,微波激发等离子体产生击穿损耗小,效率高。
  • 基于串联谐振逆变技术的等离子扬声器-201721136904.2
  • 张晋铭;陈兴文;于鹏飞;李特 - 大连民族大学
  • 2017-09-06 - 2018-04-10 - H04R23/00
  • 基于串联谐振逆变技术的等离子扬声器,属于音响设备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扬声器逆变模块采用并联谐振驱动导致的热损耗较高、电弧的击穿距离较短的问题,技术方案是逆变模块包括高频升压变压器,电源模块用于供应电源至各模块,功率放大模块输出的经功率放大的音频信号被耦合线圈耦合并调制到逆变模块的电源电压上,连接在逆变模块上的高频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与谐振电容串联构成LC回路,所述LC回路被所述电源电压驱动以在回路中产生与回路固有频率相等的交变电压以工作在串联谐振状态,所述高频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于所述LC回路工作在串联谐振状态时耦合升压并释放其电流随音频信号变化而变化的电弧。
  • 一种多叉指并联型乐甫波器件结构及其批量液体检测方法-201510207974.1
  • 陈智军;王昕辰;钟悦芸;孙聪;童锐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5-04-28 - 2018-02-16 - H04R2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叉指并联型乐甫波器件结构及其批量液体检测方法。本发明的乐甫波器件包括一个相位加权的主叉指换能器和四个常规均匀的从叉指换能器,采用多个叉指换能器并联,两个界面电学结构分别为金属化和自由化形式的液体敏感区分别置于不同叉指换能器之间的器件结构,并且不同乐甫波器件的主叉指换能器具有各不相同的相位加权形式。本发明的检测方法采用无线激励,通过阅读器发射与某个乐甫波器件主叉指换能器对应的相位调制信号一致的查询脉冲串来实现防碰撞识别功能,可完成对批量液体试样的多参数并行检测,同时还能测量环境温度,并且消除环境温度对液体测量结果的影响。
  • 热致发声装置-201210471052.8
  • 魏洋;林晓阳;姜开利;范守善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2012-11-20 - 2018-01-30 - H04R2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致发声装置,其包括一基底,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相对的第二表面;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基底的第一表面;一热致发声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绝缘层的表面,并与所述基底绝缘设置;以及一第一电极和一第二电极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热致发声元件电连接;其中,所述基底为一硅基底,所述硅基底的第一表面形成有多个凸部,相邻的凸部之间形成一凹部,对应凹部位置处的热致发声元件相对于所述凹部悬空设置。
  • 双FP腔光纤声传感探头及其传感系统-201510082020.2
  • 程进;逯丹凤;祁志美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2015-02-15 - 2017-12-26 - H04R23/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FP腔光纤声传感探头及其传感系统。该双FP腔光纤声传感探头通过设置两个长度差为八分之一工作光波长的奇数倍的两个FP腔,利用该两个FP腔获得的正交的两个信号进行处理而消除了工作点漂移的问题,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等特点,可广泛用于语音通讯、环境噪声监测、噪声源定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声波信号拾取等领域。
  • 发声芯片-201210471194.4
  • 魏洋;范守善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2012-11-20 - 2017-12-01 - H04R2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声芯片,其包括一基底,其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热致发声元件设置于所述基底的第一表面;一第一电极和一第二电极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热致发声元件电连接;以及一集成电路芯片设置于所述基底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该集成电路芯片输出音频电信号给所述热致发声元件,所述热致发声元件根据输入的信号间歇性地加热周围介质,使周围介质热胀冷缩并向更远处进行热交换,形成声波。
  • 热致发声器阵列-201210471286.2
  • 魏洋;林晓阳;姜开利;范守善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2012-11-20 - 2017-12-01 - H04R23/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致发声器阵列,其包括一基底,该基底具有一表面,在该基底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热致发声器单元;每个热致发声器单元进一步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凹槽设置于所述基底的表面;至少一第一电极与至少一第二电极间隔设置,相邻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至少一凹槽;一热致发声元件贴附于基底所述表面且与所述至少一第一电极与至少一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热致发声元件在所述多个凹槽位置悬空设置。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