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电保护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8101.5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7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策沾;黄顺喜;胡运棠;曹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富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H02H5/12;H02H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朱妙春 |
地址: | 2000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电 保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电保护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区分动物触电电流和剩余电流来实现触电保护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GB13955-2005和DL493-2001的规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是农网中必须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之一。
但是,目前国内外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均是以剩余电流的大小为保护装置动作的依据。即,只要电路中存在(或突然出现)的剩余电流量达到保护装置的动作预定值时,它就动作;反之,就不动作。其结果是:用作接地故障保护的该类装置,应其动作值大而不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能够保护人的生命安全的保护装置又因动作值太小,保护范围小,频繁动作而无法适应各种环境的使用。在实际生活中,剩余电流量是一个矢量和,这样又存在着一个动作值和矢量和的不灵敏动作区,即不灵敏相位动作死区。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使供电稳定和用电安全成为了这些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无法克服的矛盾。即使采用分级保护的方法,也无法从技术上来解决这一矛盾,这就是当前该类保护装置的最大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专利86105323公开的“全自动触电保护器”描述了动物触电波形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区分活体动物触电电流和漏电流的具体方法。根据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得到的保护器,能够一定程度的缓解用电安全和供电稳定的矛盾,提高了投运率。但是,由于该专利技术对触电波形的描述还比较粗糙,实现这一区分方法技术仅是用模拟电路,通过对频率的鉴别来实现的。因此从建设社会主义电气化新农村的要求来看,该保护器动作的准确率为60%左右,还不够理想;投运率还远远没有达标,已无法满足当前用电量和用电复杂程度日益增加的农网的需要。
中国专利99106844.0公开的“分离动物触电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该专利公开的技术对触电波形的描述没有对上述专利86105323公开的技术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和发展;其实现的方法也仅是以国家技术监督局宣布淘汰的鉴相监幅技术为基础的,因此,以该技术为基础生产的漏电保护装置因其误动作频繁,并有动作死区而无法使用、更无法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剩余电流保护器在区分触电信号和剩余电流信号方面存在准确率不高,且该保护器存在动作死区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高准确率的区分动物触电电流和剩余电流的方法,并以该方法来实现触电保护,且基于该方法实现的触电保安器无任何动作死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电保护方法,该方法通过区分动物触电电流和剩余电流来实现触电保护,其区分特征为触电电流的波形在触电起始的3~4个半波时间内,为逐级放大的非线性波形,且该波形振幅按照一定的级差增大.符合上述判断特征的电流波形为实际动物触电产生的电流波形中概率最大的,从而使得基于上述方法区分触电电流和剩余电流的准确率最高,使得基于上述方法的触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最小.
上述触电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触电发生,采集电流异常波形,并将所采集的波形转化成数字信号;
(2)将步骤(1)转化得到的数字信号与动物触电波形特征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为动物触电;
(3)若判断为动物触电立即实施触电保护措施;若不是动物触电,采集下一次电流异常波形进行判断;
(4)经多次数据采集后,判断为剩余电流并非动物触电,则不切断电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触电保护方法,对区分动物触电电流和剩余电流采用了全新的判断特征,符合该判断特征的电流波形为实际动物触电产生的电流波形中概率最大的,从而使得基于上述方法区分触电电流和剩余电流的准确率最高,使得基于上述方法的触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最小。
基于上述区别特征的触电保护方法能够自动快速的对波形进行采集和比对,并通过设置采用率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其将判断是否为动物触电的准确率从现有的60%提高到80%以上,且无任何动作死区,能大大提高触电保护装置的精度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设计的触电保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富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富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