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分析血液中存在的气体的传感器和仪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9793.6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5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E·斯卡拉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物技术研究及财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413 | 分类号: | G01N27/413;G01N27/403;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朱立鸣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分析 血液 存在 气体 传感器 仪器 | ||
1.一种用于分析气体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适于由气流穿过并且设 置有入口(2)和出口(3)的输送管(1);由容器(4)组成的电流型参考元件,所述容器 (4)包含电解液(5),参考电极(6)插入所述电解液中;和电流型测量元件,所述电 流型测量元件包括测量电极(7)和灯芯(8),所述灯芯(8)与所述测量电极(7)相关联 并且适于在其上限定出电极/电解液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4)固定至所述 输送管(1),并且所述测量电极(7)相对输送管(1)的轴线呈横向布置,所述灯芯(8) 的形式为锚定于所述容器(4)的丝状元件且具有接触所述测量电极(7)的第一端 (8a)和接触所述电解液(5)的第二端(8b),所述灯芯(8)形成至少一个围绕测量电极 (7)的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使测量电极(7)潮湿的电解 液(5)的量具有1微升的量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输送管(1)是T型玻璃 管,气体入口(2)布置在管的一端并且气体出口(3)布置在管的横臂(1a)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解液(5)是氯化氨的 稀释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测量电极(7)是小金属 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测量电极(7)由不锈钢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参考电极(6)是小金属 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参考电极(6)由不锈钢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灯芯(8)由棉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灯芯(8)为编织棉纱。
11.一种用于分析血液气体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包括:根据权 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流型传感器(9);第一装置(10),所述第一装置连接 于所述电流型传感器(9)且适于测量传感器(9)的测量电极(7)和参考电极(6)之间 的电势差;以及第二装置(11),所述第二装置(11)连接至所述第一装置(10)且适于 获得、存储和处理由第一装置(10)所得到的电势差测量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还包括用于对血 液气体采样的探针(12),所述电流型传感器(9)连接至探针(12)的下游,载气源(13) 连接至探针(12)上游,载气通过泵(14)从所述源(13)泵出,并且通过布置在所述 泵(14)下游的一系列过滤器(15)得以过滤和净化,流动旁路(16)布置在所述过滤 器(15)和所述探针(12)之间,并且通过气体非渗透管(17)的管道系统来连接仪器 的部件(9,12,13,14,15,16)。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用于气体采样的所述探针 (12)由钟形元件组成,该钟形元件在基底处具有开口(18),以允许气体的经皮回 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探针(12)还设置有入口(19) 和出口(20),所述入口(19)连接至来自旁路(16)的管(17a),以及所述出口连接至 通向电流型传感器(9)的管(17b)。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探针(12)的基体中的开口 (18)限定不大于1cm2的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采样探针(12)由 多孔材料制成的小管组成,所述小管具有分别插在来自旁路(16)的管(17a)和通向 电流型传感器(9)的管(17b)之间的端部,并且具有适于允许气体回收的自由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是PTFE, 并且小孔直径为微米量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物技术研究及财务有限公司,未经生物技术研究及财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97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