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键盘的防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5664.6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89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蔡火炉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模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86 | 分类号: | H01H13/86;G06F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键盘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尤其涉及一种键盘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广泛地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例如计算机。而键盘也因作为电子产品的一种典型的输入设备而广泛地使用。一般键盘包括:上盖,设置有开口;下盖,可通过若干固定装置与上盖固定;键盘按键组,容纳在上盖的开口内;以及电路板组,通过定位装置设在键盘按键组与下盖之间。该电路板组包括有刚性的印刷电路板与薄膜电路板,在印刷电路板上设有暴露在外的接触端子以与薄膜电路板的连接端电性连接,并通过上下盖之间的抵紧装置将该连接端与接触端子压紧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键盘进水的情况,因此,设计出了键盘的防水结构。
如图1所示,现有常见的键盘防水结构方案是在键盘上盖100设有连接柱102,连接柱102上设有通孔104,而键盘下盖200设有一连接孔202,该连接柱102可插入连接孔202,这样,键盘上盖100的水可顺着通孔104流下来,从而达到排水的效果,这种结构在键盘上使用了很多年。然而,多年的使用发现这种结构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水从通孔104流出之后,因毛细现象,水会沿着连接柱102与连接孔202之间的间隙往上流,从而造成键盘下盖上有水,这对键盘上盖100与下盖200之间的电路板有不利的影响,显然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的防水结构,通过设置密封圈来防止毛细现象,从而防水更可靠。
为实现在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盘的防水结构,包括上盖、与上盖相连接的下盖、及设置于上盖与下盖之间的密封圈,上盖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通孔,下盖设有一连接孔,该连接柱可插入连接孔,密封圈设在连接柱与下盖之间。
在连接柱的自由端设有环状缺口,从而在连接柱上形成一肩部,密封圈抵靠在该肩部上。
在连接孔朝向上盖的孔缘延伸设有一环形凸起,该凸起相对肩部设置,使其抵紧在密封圈上,从而密封圈设置于凸起与肩部之间。
该密封圈为橡胶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连接柱设置通孔且在连接柱与下盖之间设置密封圈,在将水从通孔排出的同时防止水因毛细现象流入下盖,从而实现防水更可靠。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是现有键盘的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键盘的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装饰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键盘的防水结构包括上盖2、与上盖相连接的下盖4、及设置于上盖与下盖之间的密封圈6。上盖2设有连接柱22,连接柱22上设有通孔24,且在连接柱22的自由端设有环状缺口26从而在连接柱22上形成一肩部28,密封圈6抵靠在肩部28上。
下盖4设有一连接孔42,该连接柱22可插入连接孔42,这样,键盘上盖2的水可顺着通孔24流下来,从而达到排水的效果。密封圈6设在连接柱22与下盖4之间。
在连接孔42朝向上盖2的孔缘延伸设有一环形凸起44,该凸起44相对肩部28设置,使其抵紧该密封圈6,从而该密封圈6设置在凸起44与肩部28之间,因而可防止水从通孔24流出之后因毛细现象沿着连接柱22与连接孔42之间的间隙往上流,从而防水更可靠。
该密封圈6为橡胶垫圈。下盖4的凸起44是为了增加下盖4与上盖2配合时的受力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柱设置通孔且在连接柱与下盖之间设置密封圈,在将水从通孔排出的同时防止水因毛细现象流入下盖,从而实现防水更可靠。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模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精模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5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向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