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氧化氮气体碱吸收纯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1606.6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8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孙书校;马骁;孙成军;郑建瓴;刘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光明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24 | 分类号: | C01B21/2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氧化氮 气体 吸收 纯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氧化氮气体碱吸收纯化装置,尤其是一种可随时监控碱液浓度、提高碱吸收纯化率、避免碱液物质材料的浪费、操作简单的一氧化氮气体碱吸收纯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氧化氮气体常采用亚硝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在反应中还会产生二氧化氮、氧化亚氮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挥发的稀硫酸等酸性气体,其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就需要在碱溶液中吸收清除,一部分的二氧化氮也能够被碱液吸收转化为NO3-。现有碱吸收器常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的反应罐,从反应釜中生成的夹带有若干杂质的粗制一氧化氮气体通过管路直接进入到一定浓度的碱液中,酸性气体与碱液反应纯化后再进入到气液分离器中。随着气体和碱液反应的不断发生,反应罐中的OH-离子浓度也随之改变,只有当碱液中OH-离子浓度在35%~42%时,才会达到最佳效果,除此之外一氧化氮与碱溶液在一定浓度比例条件下就会发生歧化反应,因此用现有碱吸收器系列纯化后的气体中二氧化氮、氧化亚氮杂质的含量只稍低于刚生产的粗制气体。不仅碱吸收纯化效率低,还要人工进行注液、出料等操作,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种可随时监控碱液浓度、提高碱吸收纯化率、避免碱液物质材料的浪费、操作简单的一氧化氮气体碱吸收纯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一氧化氮气体碱吸收纯化装置,有反应罐1,反应罐1的上端有注液管2、下端有出料管3,在反应罐1内置有液位检测计4及离子浓度检测仪5,在注液管2、出料管3上分别安装有注液阀6及出料阀7,所述液位检测计4及离子浓度检测仪5的输出端预计算机相接,计算机的输出分别与注液阀6、出料阀7及显示器相接。
在所述的注液管2上安装有电子流量计8,电子流量计8的输出与计算机相接。
本实用新型可随时监测碱液离子浓度并通过注液阀控制碱液离子浓度在合理值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去杂效果,防止因不合理使用碱液而遭成的浪费;液位计及出料阀的结合使用保证反应罐内的液体量始终处于一种均衡状态,避免液面过高或过低而导致离子浓度检测仪监测不准确的现象发生;可通过计算机远程监控和实施,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有反应罐1,反应罐1的上端有注液管2、下端有出料管3,在反应罐1内置有液位检测计4及离子浓度检测仪5,在注液管2、出料管3上分别安装有注液阀6及出料阀7,所述液位检测计4及离子浓度检测仪5的输出端预计算机相接,计算机的输出分别与注液阀6、出料阀7及显示器相接。在所述的注液管2上安装有电子流量计8,电子流量计8的输出与计算机相接。
工作过程:
碱液容器9电子流量计8、注液阀6与注液管2相接,将标准液位值、标准碱液离子浓度值及标准流量值设定在计算机内。液位检测计4将检测的信号送至计算机,当溶液液位过高或过低时,计算机输出信号给出料阀7或注液阀6,控制自动开启,当液位恢复到正常水平后,计算机输出信号给出料阀7或注液阀6,控制自动关闭。当离子浓度检测仪5将检测的数据输送给计算机后,计算机将其与标准值比对,与标准值不符时,计算机输出信号给出料阀7或注液阀6,控制自动开启,当达到标准值后,计算机输出信号给出料阀7或注液阀6,控制自动关闭。同时计算机也可根据流量计检测的结果,随时控制注液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光明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光明特种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16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