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O3调质剂的一体化生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29214.6 | 申请日: | 200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3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辉;陈欣;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69 | 分类号: | C01B17/69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40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o sub 调质剂 一体化 生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O3调质剂的一体化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气体调质剂的生成装置通常采用散件运输现场组装的方式进行制造,其缺点主要是:占地面积大,运输不方便,现场安装调试工期过长,且现场安装与调试存在问题较多,因而解决起来比较棘手更加长了工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O3调质剂的一体化生成装置,该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便于运输、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设有风机、加热器、液硫注入装置、燃硫炉、转化塔,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路与加热器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路与燃硫炉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燃硫炉的进料口通过连接管与液硫注入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燃硫炉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转化塔进气口相连接,所述转化塔上设有SO3输出口。
本实用新型显著优点是:将烟气调质中生成SO3调质剂散件整合到一大型箱体内,实现一体化,运输方便,解决了散件现场组装调式的各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造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示意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设有风机2、加热器3、液硫注入装置4、燃硫炉5、转化塔6,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路7与加热器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路与燃硫炉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燃硫炉的进料口通过连接管与液硫注入装置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燃硫炉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转化塔进气口相连接,所述转化塔上设有SO3输出口8。
上述机箱内设有PLC控制器,所述燃硫炉上还设有液硫质量流量计9和测温元件10,所述风机、加热器、液硫质量流量计、测温元件和液硫注入装置分别与PLC控制器11相连接。
上述风机的出风口通往加热器进风口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空气流量计12。
用于SO3调质剂的一体化生成装置,空气由风机鼓入,通过加热器加热后进入燃硫炉中,与液硫注入装置中注入的液硫混合,使液硫燃烧生成SO2,SO2在转化塔中经催化剂的作用生成SO3,SO3经转化塔出口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以上机械各部分用连接管路进行连接;控制部分由测温元件、空气流量计、液硫质量流量计测得信号传入PLC控制器以进行设备监控;整个系统包括机械与控制部分均被安置在集装箱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成分为两大部分: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
1.机械部分又分为供气供温部分和SO3生成部分。
(1)风机与加热器、加热器与燃硫炉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组成供气供温部分,为硫磺提供足够其燃烧的空气和温度。
(2)液流注入装置、燃硫炉和转化塔组成SO3生成部分,且生成的SO3被风机的风力从转化塔出口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另外,从加热器开始外部用保温棉进行保温以使保温外护板温度低于50℃,以利于过道行人的安全与温度的损失。此部分被安排在集装箱右侧大的房间内,合理布位,管路根据布局铺设以利于行人通过过道。
2.控制部分由PLC控制器、测温元件、空气流量计、液硫质量流量计及其线路连接组成。PLC控制器通过各种测量信号控制风机的风量、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和液硫注入装置的注入量,以达到全自动控制。此部分PLC控制器被安置在集装箱左侧小房间内与大房间隔开,且开设空调,以保护PLC控制器,且有利于操作人员的舒适性。
以上所有这些元件都被安置在一个集装箱内,从设计上充分利用空间构成一体化装置,从外面看整套设备就只是一个集装箱而已,从而达到了运输方便、占地面积小、现场安装只需找一处位置放置集装箱即可。且整套设备全自动控制兼报警,操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9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