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平膨胀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23428.2 | 申请日: | 200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64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毛光远;胡华文;毛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高登新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5/00 | 分类号: | F01D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游 兰 |
地址: | 611733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平 膨胀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向心式透平膨胀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透平膨胀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透平膨胀机由一台主机,与主机连接的增压机及膨胀机,以及通过管道连接的阀门、法兰及换热器等组成。实际等熵效率一般为86~88%,运行可靠性、制造成本及运行成本等综合效果不很理想。如果要进一步提高一台透平膨胀机的等熵效率,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其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效率高,运行可靠性好,运行成本低的透平膨胀机组。
本实用新型透平膨胀机组由2~4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组合而成。单元透平膨胀机包括主机,与主机连接的增压机及膨胀机,以及通过管道与其连接的换热器、阀门及法兰。该透平膨胀机组的连接关系是,单元透平膨胀机中各增压机依次串联,单元透平膨胀机中各膨胀机依次串联,末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增压机出口与该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膨胀机入口连接。其中,单元透平膨胀机的主机连接有进油口法兰及出油口法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增压机连接有增压机进口法兰及增压机出口法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膨胀机连接有膨胀机进口法兰、膨胀机出口法兰及气动薄膜调节阀。单元透平膨胀机通过管道经增压机出口法兰及换热器与另一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增压机进口法兰连接,也可以通过管道经增压机出口法兰、换热器及常温调节阀与另一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增压机进口法兰连接。单元透平膨胀机通过管道经膨胀机出口法兰及紧急切断阀与另一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膨胀机进口法兰连接,也可以通过管道经膨胀机出口法兰、低温调节阀及紧急切断阀与另一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膨胀机进口法兰连接。末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增压机出口法兰通过管道经换热器、紧急切断阀与该单元透平膨胀机的膨胀机进口法兰连接。其中,常温调节阀及低温调节阀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几个,一般情况下最多为6个。
本实用新型透平膨胀机组的工作原理是,气体界质从首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增压机进口法兰进入,经增压后从其增压机出口法兰经热交换器及常温调节阀依次进入下一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增压机内增压,最后进入末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增压机,增压后从末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增压机出口法兰排出,后经换热器、紧急切断阀及膨胀机进口法兰进入该末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膨胀机内,膨胀后从膨胀机出口法兰排出,经低温调节阀、紧急切断阀依次进入下一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膨胀机内膨胀,最后,从首台单元透平膨胀机的膨胀机出口法兰排出外介。其中,主机作为动力源,工作界质油从进油口法兰进入,从出油口法兰排出。
本实用新型透平膨胀机组的优点在于总效率可提高2~5%,如当气量在1万~3万NM3/h的低压空分中第一步实际等熵效率达88%,第二步实际等熵效率达89~91%,在一年内可全部收回制造、安装成本,节能省电,可靠性好,运行成本低。广泛用于石化工、冶金、医疗及电子等领域制备纯净气体,如氧气、氮气及氩气等。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透平膨胀机组由A单元透平膨胀机及B单元透平膨胀机组合而成。单元透平膨胀机包括主机3,与主机3连接的增压机11及膨胀机12,以及通过管道与其连接的换热器、阀门及法兰。其中,单元透平膨胀机中主机3连接有进油口法兰1及出油口法兰2,单元透平膨胀机中增压机11连接有增压机进口法兰4及增压机出口法兰5,单元透平膨胀机中膨胀机12连接有膨胀机进口法兰7、膨胀机出口法兰13及气动膜调节阀10。A单元透平膨胀机中增压机出口法兰5通过管道经换热器6、常温调节阀15与B单元透平膨胀机中增压机进口法兰4连接,B单元透平膨胀机中增压机出口法兰5通过管道经换热器6、紧急切断阀8与B单元透平膨胀机中膨胀机进口法兰7连接,B单元透平膨胀机中膨胀机出口法兰13通过管道经低温调节阀14、紧急切断阀8与A单元透平膨胀机中膨胀机进口法兰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高登新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高登新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23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