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中浮体设施锚绳自动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11049.1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7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宪;彭力军;刘晓东;周湘政;刘玉兰;欧阳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中 设施 自动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水中设施的锚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中浮体设施锚绳自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深水基础一般必须依靠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大型设施进行施工,见图1、图2。在采用沉井、钢围堰、自浮式钢套箱等水中浮体设施2所进行的基础施工中,除在这些设施水面以上的部位设置水上锚固拉绳5外,在其水面以下的底部也须设置水下锚绳1。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控制这些设施在水中的状态,确保其在水中的安全稳定性。
水下锚绳1通过水下转向结构4被引出水面,以便在水中浮体设施2或导向船3上对其进行固定,并可对其进行调整、控制。对于水下锚绳在沉井、钢围堰、钢套箱上的水下转向结构4,以往采用固定结构。因锚体抛放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水中浮体设施2位置是要发生变化的,则水下锚绳1在转向点与锚体之间这一部分的立体角度也是不确定的。这样,固定的转向结构不能适应锚绳立体角度的变化,使转向结构、锚绳的受力状况不可控制,容易造成转向结构、锚绳在磨损、卡折等非正常受力状态下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中浮体设施锚绳自动调整装置,以解决水中基础施工中的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浮体设施水下锚绳及其水下转向结构的受力安全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水中浮体设施锚绳自动调整装置包括转座、滑轮,所述转座的一端通过第一铰轴固定在浮体设施上,其另一端通过第二铰轴连接有滑轮,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相互垂直。
本装置使用时,水下锚绳从滑轮穿过将浮体设施锚固,由于滑轮与转座之间,转座与浮体设施之间采用相互垂直的铰轴结构,当水下锚绳受力发生竖向角度和水平角度的变化时,装置随之也可作垂直和水平方向转动,因而可适应水下锚绳立体角度的变化,自动调整锚绳的受力状态,使锚绳及本装置始终保持正常、安全的受力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水中浮体设施锚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B-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装置设在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浮体设施的底部,包括转座7、滑轮6,转座7的一端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铰轴转轴9固定在浮体设施2底部的悬臂梁8上,其另一端通过垂直设置的第二铰轴卡环插销10连接有滑轮6。
转轴9及转座7可使本装置在竖面内转动,可适应水下锚绳1竖向角度的变化;卡环插销10和滑轮6可使本装置在水平面内转动,可适应水下锚绳1水平角度的变化。
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设施的底节在岸上制作,在底节上预先完成水下转向结构的安装。水下锚绳布置在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浮体设施的侧面,其在水面以上的同定控制点可设在浮体设施上,也可设在其导向船上。使水下锚绳穿过滑轮,将锚绳两端均引至底节顶面,并将锚绳打盘。将绳盘安放在底节顶面,并使之临时固定。使底节下水,并将其浮运至基础施工位。将绳盘暂时转放至导向船或其他船体上。在底节上拼接块件,进行沉井、钢围堰、钢套箱等设施的拼接接高。在将水下锚绳与锚体的锚链连接后,抛设水下锚绳的锚体。将水下锚绳的水上端与卷扬机连接,通过卷扬机收紧水下锚绳,并通过卷扬机调节水下锚绳的松紧状态,达到调整设施的位置状态,保持设施在水中稳定的目的。在对水下锚绳进行调整过程中,由于合理设置了锚绳的水下转向结构,使锚绳收放自如,在转向结构内滑移顺畅,并使锚绳、转向结构的受力处于安全状态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未经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110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OPP母料免烘干掺混装置
- 下一篇:背负升降式喷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