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斜销退出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01164.0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58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卿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退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斜销退出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成型具有倾斜面与倒勾相邻产品的模具中,用于顺利将该斜销退出,并且不会划伤该倾斜面及可有效减小模具提及的斜销退出机构。
背景技术
在利用模具成型工艺来制造塑料产品时,需要利用预先制造的模具结构,并通过注塑机将熔融的塑料注入到模具之中以达到成型产品的目的。
通常加工表面具有倒勾及内凹槽设计的产品时,采用斜销结构来实现。然而,对于一些卡勾设计在斜面相邻处,且卡勾退出方向与斜面平行的产品来说,一般考虑在模具中设置斜滑块结构,该斜滑块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难度较大,不仅使得该模具的制造周期较长,而且使得该模具的加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模具斜销退出机构,利用该结构以实现该斜销退出时,不会划伤产品表面并且能顺利由产品的卡勾设计处退出。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斜销退出机构,应用于成型模具中,该模具至少包括上、下配合的母模仁、公模仁及顶出板,并且该公模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斜销,该斜销的一端与母模仁及公模仁一同围设成一个模穴,该模穴具有至少一个斜卡勾,该斜销与顶出板之间设有相应个数的顶杆,所述斜销背离模穴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卡设于所述顶杆一端设置的滑槽内,而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固设于所述顶出板上,其中,所述滑槽与所述斜卡勾的斜度一致。
较优的,所述滑槽为T型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在顶杆上设置有与卡勾斜度一致的滑槽,在顶出板向模穴移动过程中,斜销能够同时向背离成型塑胶产品倒勾的方向及远离成型塑胶产品斜面方向移动,不仅斜销能够顺利由卡勾处退出,且不会划伤产品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合模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开模状态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开模状态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合模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模具至少包括上、下配合的母模仁11、公模仁12及顶出板13,并且该公模仁23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斜销231及232,两个所述斜销231及232的一端与母模仁11及公模仁12一同围设成一个模穴2,该模穴2面向所述斜销231处具有一个斜卡勾21,两个所述斜销231及232与所述顶出板13之间设有两个顶杆131及132,两个所述斜销231及232背离所述模穴2的一端以可滑动的方式分别卡设于两个所述顶杆131及132一端设置的滑槽1311及1321内,而两个所述顶杆131及132的另一端固设于所述顶出板13上,其中,所述滑槽1311与所述斜卡勾21的斜度一致。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开模状态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当热胶溶液注入至所述模穴2内并经冷却后,先将所述母模仁11移开,此时所述模穴2内的成型塑胶产品附着于所述公模仁12的表面。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开模状态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为将该成型塑胶产品顶出所述公模仁12的表面,通过移动所述顶出板13带动两个所述顶杆131及132,于两个所述顶杆131及132的移动过程中,所述斜销231同时向背离成型塑胶产品倒勾的方向及远离成型塑胶产品斜面方向移动,同时所述斜销232背离成型塑胶产品倒勾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加工后的卡勾设计在斜面相邻处的产品能够顺利由该模具中被顶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在所述顶杆131设置有与所述卡勾21斜度一致的所述滑槽1311,在所述顶出板13向所述模穴2移动过程中,所述斜销1311能够同时向背离成型塑胶产品倒勾的方向及远离成型塑胶产品斜面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斜销1311顺利由所述卡勾21处退出,并且不会划伤产品表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01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音乐发声装置的注塑机控制面板
- 下一篇:自动焊接机的电极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