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芯盒中自浮式上顶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99380.6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89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肖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6 | 分类号: | B22C7/06;B22C9/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17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芯盒中 浮式上顶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芯盒中自浮式上顶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冷芯盒一般采用三乙胺冷芯技术,是将与树脂混好的硅砂射入芯盒型腔内,再吹入加热的三乙胺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固化形成砂芯,用于铸件浇注。上顶芯杆通常布置在射嘴位置,在长条形砂芯的制芯时,一般需一头射砂两头顶芯,这样在射嘴位置的另一头会发生顶芯问题;如果采用两头射砂时,的确可以两头顶芯,但是此时砂芯的成品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需一头射砂两头顶芯的冷芯盒中使用的自浮式上顶杆结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芯盒中自浮式上顶杆结构,冷芯盒的上顶壁在相应于型腔一端头的位置上开设有射嘴孔,冷芯盒的上顶芯板上有伸入所述射嘴孔将型腔内的砂芯顶出的上顶芯杆,冷芯盒的上顶壁在相应于型腔另一端头的位置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可滑动地插有顶杆,在所述顶杆与所述上顶壁之间设有用于提供所述顶杆一个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冷芯盒的上顶芯板上有用于抵紧所述顶杆将砂芯顶出的顶芯压杆。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顶芯时,在上顶芯板的推动作用下,上顶芯板上的上顶芯杆会伸入射嘴孔,顶型腔内的砂芯,同时,靠上顶芯板上的顶芯压杆推动顶杆顶芯,此时弹性件被压紧,在砂芯的两端头同时顶,顶芯动作比较平稳而且能完好地顶出砂芯,砂芯的成品率高,成型完全,顶芯动作完成后靠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顶杆复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冷芯盒的主视剖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冷芯盒中自浮式上顶杆结构,应用于一头射砂两头顶芯的冷芯盒中,冷芯盒的型腔制长条形砂芯1,冷芯盒的上顶壁2在相应于型腔一端头的位置上开设有射嘴孔3,射砂板10上的射嘴11插入射嘴孔3内,将散砂射入型腔内,固化形成芯砂。冷芯盒的上顶芯板4上有上顶芯杆5,在固化成芯砂后,上顶芯杆5会伸入所述射嘴孔3,顶型腔内的砂芯1,由于砂芯1的特殊形状,一般需在砂芯1的两端头同时顶才能完好地顶出砂芯1,为达到上述目的,冷芯盒的上顶壁2在相应于型腔另一端头的位置上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内可滑动地插有顶杆7,在所述顶杆7与所述上顶壁2之间设有用于提供所述顶杆7一个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8,冷芯盒的上顶芯板4上有用于抵紧所述顶杆7将砂芯1顶出的顶芯压杆9。
在图2中,通孔6呈两头小中间大,由三段柱形段连接而成,顶杆7的两端的直径略小于通孔6的两端直径,通孔6的中间段有弹性件8,弹性件8套在顶杆7上,顶芯时,在上顶芯板4的推动作用下,上顶芯板4上的顶芯杆5会伸入射嘴孔3,顶型腔内的砂芯1,同时,靠上顶芯板4上的顶芯压杆9推动顶杆7顶芯,此时弹性件8被压紧,对于长条形砂芯1,在砂芯1的两端头同时顶,顶芯动作比较平稳而且能完好地顶出砂芯1,顶芯动作完成后靠弹性件8的弹性回复力,顶杆7复位。综上,应用此自浮式上顶杆,能够顺利实现射砂成型完全,顶芯平稳,并保证砂芯的完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99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芯的插入式气化针
- 下一篇:一种滑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