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笔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6890.1 | 申请日: | 200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16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笔 应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触控笔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 发射光线的触控笔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触控屏幕的迅速发展,使得目前的电子装置(特别是可携式电子装置) 的显示器多半是触控屏幕。有的触控屏幕可以用手操作,但若是使用触控笔则在操 作上更为便利,因此此些电子装置都会配置触控笔。
然而,目前的触控笔都只能用来操控触控屏幕,除此之外就没有其它用途了。 配置有触控笔的电子装置都会在机体开设空间来容置触控笔。若触控笔只能用来操 控触控屏幕,则浪费了机体上所开设的空间。
实用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就是在提供一种发射光线的触控笔及应用其的电子装 置。触控笔内设一发光元件,使得触控笔除了具有操控触控面板的功能外,更透过 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线来达成其它功能,例如是激光指示用途或验钞用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触控笔。触控笔包括一杆状壳体、一发 光元件及一接触元件。杆状壳体具有一尖端开口。尖端开口位于杆状壳体的一尖端。 尖端用以触控一电子装置的一触控面板。发光元件设置于杆状壳体内,用以发射一 光线。接触元件设置于杆状壳体的一外缘面与一内缘面的至少一者。外缘面及内缘 面连接尖端,接触元件突出于尖端开口并具有一元件开口。其中,发光元件发射的 光线由元件开口及尖端开口射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一触控面板 及一触控笔。触控笔包括一杆状壳体、一发光元件及一接触元件。杆状壳体具有一 尖端开口。尖端开口位于杆状壳体的一尖端,尖端用以触控一电子装置的一触控面 板。发光元件设置于杆状壳体内,用以发射一光线。接触元件设置于杆状壳体的一 外缘面与一内缘面的至少一者,外缘面及内缘面连接尖端,接触元件突出于尖端开 口并具有一元件开口。其中,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由元件开口及尖端开口射出。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触控笔的示意图。
图3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示意图。
图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的局部示意图。
图5绘示图4的触控笔的另一实施态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及图2,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触控笔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100包括一触控面板102 及一触控笔104。如图2所示,触控笔104包括一杆状壳体106、一发光元件108 及一触控元件134。杆状壳体106具有一尖端开口112。尖端开口112位于杆状壳 体106的一尖端114,尖端114用以触控电子装置100的触控面板102。此外,杆 状壳体106的外径由杆状壳体106的中央处逐渐缩小至尖端114。也就是说,设有 尖端开口112的尖端114仍然是比较尖锐的造型,适合用来触控电子装置100的触 控面板102。
接触元件132设置于杆状壳体106的一外缘面134与一内缘面136的至少一者, 外缘面134及内缘面136连接尖端114。本实施例的接触元件132以设置于外缘面 132为例作说明,然于另一实施态样中,接触元件132也可塞入尖端开口112内而 与内缘面134接触并突出于尖端开口112。接触元件132突出于尖端开口112。由 于接触元件132的材质为橡胶或塑料,质地较触控屏幕102来得软,所以,本实施 例的触控笔104是适合用来操作触控面板102,不会因为与触控面板102接触频繁 而造成触控屏幕102的刮伤。
此外,接触元件132具有一元件开口138。发光元件108发射的光线L,由元 件开口138及尖端开口112射出。也就是说,接触元件132的设置并不会干扰光线 L之射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6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连接器的锁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卧式摩托车发动机风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