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连接器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3485.3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5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鸿;蒋武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8 | 分类号: | H01R13/18;H01R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1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连接器 改良 结构 | ||
1.一种电池连接器改良结构,该电池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导电端子(20)及插片(40),其中绝缘本体(10)具有两侧壁(11)、表壁(12)及收容导电端子(20)的信道(13),信道(13)之间具有多个隔板(14),其特征在于:收容导电端子(20)的信道(13)内进一步具有收容弹性胶体(30),该弹性胶体(30)延伸臂(31)抵接在导电端子(20)接触部(23)力臂上,弹性胶体(30)在受力后产生形变以形成反弹力增加导电端子(20)弹性强度,在导电端子(20)不受力时可恢复原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是:弹性胶体(30)具有多个延伸臂(31)于基部(32)延伸而出,延伸臂(31)具有一略短于延伸臂(31)的一凸部(33),凸部(33)与延伸臂(31)前端形成一凹部(3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是:隔板(14)后端延伸形成挟持臂(16)用于挟持固定弹性胶体(30),且挟持臂(16)末端与两侧壁(11)及表壁(12)一端平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器改良结构,其特征是:插片(40)与固定块(17)为模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34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耐火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燃料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