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带粘贴装置,以及向薄膜部件的粘带粘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7509.3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津田康;石川康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37/00 | 分类号: | B65H37/00;B65H23/00;B65H35/07;G03G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贴 装置 以及 薄膜 部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粘带贴到薄膜部件上的粘带粘贴装置,以及向薄膜部件的粘带粘贴方法,其中,使贴到薄膜部件上的粘带不发生收缩,能够长期保持薄膜部件的尺寸精度。
背景技术
使贴在布料、板料或电器产品的外壳等部件上的粘带不经时收缩地进行粘贴的技术,以往就有研究。例如,密封粘带自动粘贴装置的技术即可谓其代表性例子之一,其是在空调机等的工作部位粘贴用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材料制造的柔软密封粘带(请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裁剪缝在衣料用布料上的胶布时,有一种缝制装置,其中布的边缘不因胶布收缩卷起,该技术也是通过处理而使贴在部件上的胶布不发生收缩的技术(请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
塑料制薄膜其形状薄且具有可挠性等性质,用途非常广泛,例如被用作填堵缝隙的密封材料,或用作强固地接合多个部件的接合部件等。因此,在这种塑料制薄膜上粘贴粘带的技术也从以往起就被研究。例如有一种照相胶片用包装技术,其结构是重合薄膜状的片状部件,用边缘密封粘带使边缘部接合(例如请参照专利文献3)。但是在该技术中,对所贴的密封粘带的经时收缩没有示意记载。另外,本发明者对以往将粘带贴到薄膜部件上的技术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很少有将粘带贴到薄膜部件上并使之不经时收缩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平6-2107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6-75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8-220696号公报
将粘带贴到薄膜部件上时,如果对粘带施加一定程度的张力进行粘贴操作的话,粘带由于弹性形变而处于伸长状态,贴到薄膜部件上的粘带,因为内部应力,经时容易产生收缩。因此,一旦贴上的粘带经时收缩的话, 薄膜部件则发生起皱而尺寸乱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向薄膜部件的粘带粘贴方法,其中,贴到薄膜部件上的粘带不经时收缩,能够长期保持其尺寸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实现提供一种薄膜部件,其也能够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用的墨盒中使用。为了提高墨盒中的密封,有时使用贴有粘带的薄膜部件,但是,贴在薄膜部件上的粘带不能出现经时收缩或由于经时收缩而影响密封性能的现象。所以对墨盒中使用的薄膜部件有较高的尺寸精度要求。
对上述课题通过以下记载的构成达成进行了确认。
第1项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粘带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
卷支撑手段,支撑被卷成卷状的粘带;
搬送手段,撑持并搬送被从所述卷拉出的粘带;
张力解除手段,解除施加在由所述搬送手段搬送的粘带上的张力;
粘贴手段,将由所述张力解除手段送出的粘带贴到薄膜部件。
第5项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向薄膜部件的粘带粘贴方法,其特征在于,拉出被卷成卷状的粘带,
沿着辊的周面,撑持并搬送被拉出的粘带,
解除施加在由所述辊搬送的粘带上的张力,之后,
将所述粘带贴到薄膜部件。
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在曾经由于张力而弹性变形性伸长的粘带的伸长恢复之后再粘贴粘带,所以,贴到薄膜部件上的粘带不发生经时收缩,因此,薄膜部件不出现起皱等形状变化和产生缝隙等种种现象。即,贴有粘带的薄膜部件的尺寸精度不发生乱变,实现了能够长期保持其形状不变。
根据本发明,尤其实现了能够提供一种薄膜部件,其最适合于必须避免出现微细缝隙的用于电子照相方式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墨盒,而该微细缝隙正是调色剂漏出的原因。也就是说,使用根据本发明制作的薄膜部件的话,因为贴在薄膜部件上的粘带不由于经时而发生收缩,所以,薄膜部件中不出现缝隙。因此,实现了能够提供一种没有调色剂漏出的、具有安定尺寸精度的墨盒。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涉及的粘带粘贴装置的概要模式示意图。
图2:墨盒的具体形态例的模式示意图。
图3:带粘带薄膜部件的密封部件与显影辊的关系模式示意图。
图4:显影辊与密封部件以及带状部件的位置关系概略示意图。
图5:以往的粘带粘贴装置的一例模式示意图。
图6:180度拉剥法试验的概要模式示意图。
符号说明如下:
10带粘贴装置 10’以往的粘带粘贴装置
11粘带拉出部 12粘带撑持辊
13张力解除部 131入口导向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